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一些高校职称评审出现新套路?
热度 1 张忆文 2025-3-7 08:07
本文于2025年1月15日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 在高校工作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关注职称,因为这毕竟关乎到切身利益。最直接的原因是职称与收入直接挂钩。职称上了收入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一些,虽然提到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毕竟总是多三瓜两枣,谁会嫌钱多呢? 此外,职称上了,说明在单位内部也得到认可 ...
个人分类: 科研|352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审稿只需几小时,为什么有审稿人拖个半年以上?
热度 4 张忆文 2025-1-4 14:19
目前,发表学术论文,大多数期刊都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期刊编辑寻找同行作为审稿人,然后对稿件进行评价。 期刊编辑根据审稿人的意见,然后对稿件做出决定。这些决定可以分为reject、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以及accept。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编辑在做出决定时,通常会基于至少两位审 ...
个人分类: 科研|127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研究生开题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热度 1 张忆文 2024-12-15 09:24
上周末进行了研究生的开题答辩,由于参与者众多,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傍晚。在审视这些研究生的答辩内容时,除了以往常提到的诸如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正文引用缺失、写作风格口语化等共性问题外,我们还发现了若干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没有搞清开题的目的。 开题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评委,你所做的 ...
个人分类: 科研|1124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你的研究生生涯是这样度过的吗?
张忆文 2024-11-18 08:52
对于大多数而言,读研的时候,年龄都在23岁左右,正是人生最具活力的时候。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读研,这段经历对于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宝贵的。 因为读研的过程不仅是学会做科研,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更多的时候,是在学会做科研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因此,无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怎样,是欢喜,还是苦闷;是快乐,还 ...
个人分类: 科研|26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针对傅平博主质疑我斯坦福2%榜单造假的公开回应
热度 6 张忆文 2024-11-16 16:16
自从2012年11月在科学网开通博客,一直坚持写博文,当初给自己制定了六不原则“即不求精选、不求高点击、不求热门、不取悦别人、不参与争论、不随便评论”。所以,虽然在科学网见过多次掐架,但基本上都是作为吃瓜群众。 直到今天有个叫傅平的博主在我的博文“ 连续两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
个人分类: 科研|3480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6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喜欢举报老师?
热度 7 张忆文 2024-11-9 14:44
近几年大学生举报导师的事件频发,尤其是研究生举报导师。从网络上来看,不少同学的维权都成功,一些害群之马,师德师风有问题的导师也受到的相应的处理。从这点来看,学生的举报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鼓励。因为这对于学生维护公平,争取自己的权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有些学生进行举报,其中不乏有实名举报 ...
个人分类: 科研|10547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7
连续两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热度 7 张忆文 2024-9-20 09:42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朋友发布的信息:连续三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生涯影响力榜单”。这意味2024年的榜单应该已经发布了,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了该榜单的出处 (参见链接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7)。 抱着忐忑的心理,在年度影响力榜单中查找是否 ...
个人分类: 科研|8604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7
国外SCI期刊居然还存在这样的骚操作
热度 1 张忆文 2024-8-14 08:46
从读研究生算起至今从事科研工作已经有十余年了,在科研上也没有任何建树,至今依然是三无人员。不过,作为科研民工,倒是为不少期刊义务审了很多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 已经成为 30 多种 SCI/EI 检索的期刊的审稿人。 在为期刊审理稿件的过程,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换句话说,期刊邀请你审稿都会要求你按时 ...
个人分类: 科研|3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慎投,7月份这四本SCI期刊被预警
张忆文 2024-7-24 08:41
论文投稿是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到底投到哪个期刊,怎么投搞,并且怎样缩短稿件的投稿周期? 目前存在的期刊很多,到底投哪个期刊才适合呢?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因素来考虑。其一,主流期刊,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都发表在哪些期刊上,这样选择期刊就有针对性,免得稿件初审就被拒稿;其二,期刊的 ...
个人分类: 科研|69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集中审了5篇SCI论文,拒了4篇
热度 9 张忆文 2024-7-11 08:54
为国际期刊或者会议审稿,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常态。不过,这种审稿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 此外,审稿还费时费力,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审稿,可能有如下原因: 第一,可以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 第二,学习最近的知识与方法; 第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他人找bug容易 ...
个人分类: 科研|25857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