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shp 当你们都还在想象时,我已经在路上了。这注定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吗?

博文

5、互相关函数估计

已有 4570 次阅读 2012-11-27 18:33 |个人分类:斤斤计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生命科学, 生理信号, 人体节律, 中医现代化研究, 互相关函数

 

    这一篇来看看各信号序列体温TW267212_0,高压GY267212_0,低压DY267212_0,(均压JY267212_0,差压CY267212_0),脉搏MB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图。

 

%体温与高压的互相关函数图

RR_TWGY2672=xcorr(TW267212_0,GY267212_0,'unbiased');

plot(RR_TWGY2672)
title('TW267212_0,G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TWGY2672图')

 

    运行,得:

        图5-1 TW267212_0,G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TWGY2672

 

    将RR_TWGY2672导入信号处理工具sptool,打开信号观察器窗口Signal Browser,并放大横轴128倍,纵轴3.56倍,得图5-2。

        图5-2 RR_TWGY2672横轴放大128倍,纵轴放大3.56倍

 

    可以看到其波峰位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图形上包络线上,一类位于上下包络线之间且靠近下包络线。RR_TWGY2672的长度是32064×2-1=64127,但信号观察器窗口Signal Browser信号第一个数据横坐标为“0”,因此图中左标尺的位置32063,实际上就是时延为0时的互相关函数值。互相关函数为什么在时延为0处也有一个特别大的峰值呢?很奇怪。

    图中波峰位于上包络线上的波形周期为dx/35=418/35=~11.9429。可见此波形周期并不必然等于12即1天。这是为什么呢?

 

    波峰位置位于上下包络线之间,我大致看了一下,这种现象主要位于曲线中部。在曲线两边,我看到的波峰位置都在上包络线上。见图5-3。 


        图5-3 RR_TWGY2672标尺换位


    图中波形周期为dx/32=385/32=12.03125。

 

    再看体温与低压的互相关函数图:

 

RR_TWDY2672=xcorr(TW267212_0,DY267212_0,'unbiased');
plot(RR_TWDY2672)

 

    运行,得:

        图5-4 TW267212_0,D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TWDY2672
 
        图5-5 RR_TWDY2672在中心线附近的波形放大图


    在信号观察器Signal Browser中放大RR_TWDY2672,可以看出一个波形的周期为dx/40=480/40=12。此图中左边的标尺位于一个明显较大的波峰上,其横坐标32064,比图5-2右移一个采样单位。

        图5-6 RR_TWDY2672在中心线左侧某处的波形放大图


    可以看出每一个波形有两个并列的波峰。这样的波形周期为dx/22=276/22=12.5455。在整个横轴上,波形由等距单个波峰变为近距并列双峰,这种变化不止一次。由于数据太长,手工查起来比较费事,就不仔细清查了。反正已经知道,在体温-高压互相关函数RR_TWGY2672与体温-低压互相关函数RR_TWDY2672中,周期在T=12左右摆动的波形,是由(至少)两个周期有微小差异(或相位摆动)的波形叠加而形成的。

 

    下面看体温与均压、差压的互相关函数图: 

 

RR_TWJY2672=xcorr(TW267212_0,JY267212_0,'unbiased');
plot(RR_TWJY2672)

 

    运行,得:

        图5-7 TW267212_0与J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TWJY2672
 
        图5-8 RR_TWJY2672放大图

 

    其左标尺位置32063是时延等于0处,此处波峰明显较附近其它处大。此处波形周期为dx/20=241/20=12.05。

 

RR_TWCY2672=xcorr(TW267212_0,CY267212_0,'unbiased');
plot(RR_TWCY2672)

 

    运行,得:

        图5-9 TW267212_0与C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TWCY2672
 
        图5-10 RR_TWCY2672放大图 

   

 其左标尺位置32065是时延等于0处右移两个采样单位,此处波谷(绝对值)明显较附近其它处小。此处波形周期为dx/20=239/20=11.95。

 

    体温与血压的互相关函数图就贴到这里。下面看看高压与低压、均压与差压的互相关函数图。它们的互相关系数在上一篇中已经给出过了。

 

RR_GYDY2672=xcorr(GY267212_0,DY267212_0,'unbiased');
plot(RR_GYDY2672)

 

    运行,得:

        图5-11 GY267212_0与D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GYDY2672
 
        图5-12 RR_GYDY2672放大图

 

    此图中,左标尺位置32063为时延等于0处,且此处的波峰值既较附近波峰值大很多。波峰位于上包络线上的波形周期为dx/30=360/30=12。

 

RR_JYCY2672=xcorr(JY267212_0,CY267212_0,'unbiased');
plot(RR_JYCY2672)

 

    运行,得:

        图5-13 JY267212_0与CY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JYCY2672

 
        图5-14 RR_JYCY2672放大图

 

    此图中,左标尺位置32063为时延等于0处,且此处的波峰值较附近波峰值大很多。此图看不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形了。

  

    下面贴出均压、差压与脉搏的互相关函数图:

 

RR_JYMB2672=xcorr(JY267212_0,MB267212_0,'unbiased');
plot(RR_JYMB2672)

 

    运行,得:

        图5-15 JY267212_0,MB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JYMB2672
 
        图5-16 RR_JYMB2672放大图

 

RR_CYMB2672=xcorr(CY267212_0,MB267212_0,'unbiased');
plot(RR_CYMB2672)

 

    运行,得:

        图5-17 CY267212_0,MB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CYMB2672
 
        图5-18 RR_CYMB2672放大图

 

    下面贴出体温与脉搏的互相关函数图:

 

RR_TWMB2672=xcorr(TW267212_0,MB267212_0,'unbiased');
plot(RR_TWMB2672)

 

    运行,得:

        图5-19 TW267212_0,MB267212_0的互相关函数RR_TWMB2672
 
        图5-20 RR_TWMB2672放大图
 

        图5-21 RR_TWMB2672干涉条纹图

 

    最后再看看体温、均压、差压与脉搏的互相关系数:

 

c=corrcoef([TW267212_0,JY267212_0,CY267212_0,MB267212_0])

 

    运行,得:

c =

    1.0000    0.0181   -0.0721    0.6069
    0.0181    1.0000    0.5091    0.1765
   -0.0721    0.5091    1.0000   -0.0227
    0.6069    0.1765   -0.0227    1.0000

 

说明TW267212_0,JY267212_0的互相关系数c_TJ=0.0181;

      TW267212_0,CY267212_0的互相关系数c_TC=-0.0721;

      TW267212_0,MB267212_0的互相关系数c_TM=0.6069;

 

      JY267212_0,CY267212_0的互相关系数c_JC=0.5091;

      JY267212_0,MB267212_0的互相关系数c_JM=0.1765;

 

      CY267212_0,MB267212_0的互相关系数c_CM=-0.0227; 

 

    基本上可以认为:体温与均压、差压都没有相关性;差压与脉搏也没有相关性。

 

    我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在这里贴这些图、记这些数?因为某些现象我现在还不能很清楚地解释其原因,需要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如功率谱分析、时频分析……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我把它记下来,既可提醒自己以后继续思考,也可以作为资料提供给将来其他的同道爱好者研究。我希望人们将来研究生理学、生命科学的热情,就象迄今为止人们研究物理学一样,有一事不知即为耻。

    作为“开放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些资料是不可能再生的。时间不会倒流,空间不可重叠,其中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数据都是不可复制的。俗话又说,生死无常,生命脆弱。如果哪一天呼啦啦我的房子倒了,那么这些资料就等于是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珍稀贵重物品”了。嘻! 

 

 

(本文首发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0os3d.html

首发时间:2011-01-10 15:53:0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5323-636819.html

上一篇:4、谈谈我对人体血压的看法
下一篇:6、功率谱密度函数估计
收藏 IP: 219.134.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