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数学模型(译文)
热度 1 李国强 2010-7-11 15:02
前言 本书意在概述作物建模方法,以构建数学基础扎实和适用性强的模型。 科学研究被认 为是探寻规律(patterns)、 关系(relationships)、联系(connections)、连贯性(consistency)和美(beauty)的过程。寻找数据图上的规 律或趋势,然后搜索与规律相符的数学关系,并鉴定多因子之间的联系,以及检验不同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89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推荐三本书关于农业系统与软件工程技术
李国强 2010-7-10 21:17
推荐三本书关于农业系统与软件工程技术,通俗点说就是,教你怎样把公式编制成软件。可不要太高看自己哟。 Petraq J. Papajorgji and Panos M. Pardalos.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inque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sysetems: An Object-Oriented and UML Approach, 2006, Springer Press. Petraq J. Papajorgji an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34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6位作物模型模拟专家
李国强 2010-7-10 11:17
Kenneth J. Boote (肯尼斯 J. 布特) Professor Emeritus at University of Florida View detailed resume http://agronomy.ifas.ufl.edu/faculty/boote.shtml Research Focus Study of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growth of crop plants in r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53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PSIM met中Tav和Amp计算
李国强 2010-7-9 10:20
APSIM官方提供了Tav_Amp,用于计算年均环境温度(TAV)和年均月气温变幅(AMP)。Tav_Amp是使用Fortran语言写的, 并且官方也提供了源代码。由于笔者对这种语言不熟悉,并且对这个Tav_Amp.exe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就试着看了一下Fortran源代码,看看算 法,再把这个算法改写成自己熟识的语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79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APSIM(农业生产系统模拟器)
李国强 2010-7-9 10:19
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是澳大利亚系列作物模型的总称,与DSSAT类似,它也是把各种不同的作物模型集成到一个公用的平台。APSIM模型框架是由 APSRU(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Research Unit)小组(CSIRO和昆士兰州政府联合组建)在过去的10多年内开发的。 APSIM设计特色之一就是把零散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14859 次阅读|1 个评论
使用微分方程建模的一个小例子
李国强 2010-7-8 23:41
我看了一篇名为定西地区旱作小麦产量与降水量关系探讨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讲旱地小麦产量年际变化与当年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作者想找到两 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作者先后使用了线性回归和微分方程建立了两个模型。 主要建模过程: 作者发现小麦在分蘖至孕穗期处于缺水状态,所以作者就以缺水生育期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4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使用的是哪个作物生长模型?
李国强 2010-7-8 19:29
先来看两条新闻: 华北粮食主产区:冻害和干旱 同样值得关注 灾害阻碍粮食增产 粮农增收亟待扶持 这两条新闻是报道华北冻害问题。 在报道里,我注意到有这么两句: 根据先期开展的野外调查和作物生长模型的模拟结果,他们发现,受低温影响,与山东、河南小麦生长期推迟但苗情较好的情况不同,河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55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quaCrop和ETo Calculator 简体中文版
李国强 2010-7-7 14:59
近日对联合国粮农组织AquaCrop(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模型)和ETo计算器进行了汉化。对此模型感兴趣的同志,欢迎测试。 由于版权等方面的原因, 暂不公开发布互联网上。请发邮件到 Agri521@gmail.com 索取汉版进行测试,并反馈测试信息。 来信请注明:使用意图、姓名、工作单位、 ...
个人分类: 农业建模|148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0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