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m05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hm0510

博文

打乒乓球——一些强身健智鲜为人知的法宝

已有 3088 次阅读 2022-6-14 10:4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打乒乓球——一些强身健智鲜为人知的法宝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我国是乒乓大国,乒乓球是国球,打乒乓球的很多好处大家都知道。本人是乒乓球爱好者,打乒乓球前前后后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随着打乒乓球的长期实践和深入的思考,笔者发现打乒乓球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好处以及大众认知的一些误区。下面分别进行阐述,并剖析其原理。

1. 打乒乓球能保护视力,防治眼睛老化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半年后(大概是20206月),我慢慢感觉小字看不清了,需要摘下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已经开始老化,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随着疫情的缓解体育场馆开放后,我又开始打乒乓球了,并且几乎天天坚持。半年多后的一天(大概是20213月),我与自己的博士生讨论问题时,意外地发现不摘眼镜也可以近处的小字了,说明眼镜不花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欣喜,同时也在思索其中的缘由,并很快与打乒乓球关联上了(因为期间其它的生活方式没有显著改变,而显著改变的只有打乒乓球的情况)。

为了验证这一认识,我询问了一些乒乓球友(主要是石大的和石油大院的),结果发现有好几个老年球友(60岁以上)眼睛不花。说明打乒乓球与眼睛不花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

为了探求其中的科学逻辑,我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并很快地找到了逻辑关联:打乒乓球时,眼睛会一直定睛和聚焦于乒乓球。由于乒乓球的快速来回运动,只有眼球的快速转动(紧盯乒乓球)和晶状体焦距的不断变化(看清乒乓球)才能实现定睛和聚焦,这需要眼球内外肌肉组织的不断快速运动来实现。这是一个对眼球内外肌肉组织不断锻炼的过程。这一过程持续到一定时间后,眼球内外肌肉组织的调节能力(包括聚焦的调节能力)就会得到加强,眼睛老化(聚焦能力弱化)就可以得到预防或修复。

长期看电脑和手机损毁眼睛是妇孺皆知的常识。看电脑和手机虽然眼睛也是一个定睛和聚焦的过程,但和打乒乓球有着显著的区别:前者的定睛和聚焦是静态的,而后者则是动态的。这在物理学上有着根本的差异:动态(受力并有位移)是做功的,而静态(受力但没有位移)是不做功的。由此看来,身体器官受力而没有位移(不做功)会产生劳损,而既受力又有位移(做功)会得到锻炼而加强,这从物理本质上揭示了“锻炼”和“劳损”的关系,为如何强健体魄指明了方向(合理锻炼而尽量避免劳损)。

从上面的阐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老化并非是必然出现的结果。打乒乓球不仅可以预防眼睛老化,还有可能修复老化初期的眼睛。

当然,打其它小球(如羽毛球和网球),对眼睛的锻炼也有类似的功效,但功效与打乒乓球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打乒乓球的频率和变化明显高于其它小球)。

2.打乒乓球能提升反应速度并预防老年痴呆

打乒乓球除体力活动外,并伴随着复杂的思维活动。打乒乓球时,大脑要在球运动方向、旋转方式和速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处理,并指挥肢体完成相应的击球动作。这个复杂的过程业余乒乓球高手一般是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完成的,有时甚至不到0.3秒。这是长期历练的结果,对于没有打乒乓球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除此之外,还可能会有战略和战术谋划,包括针对对手的握拍、胶皮、球路、发接发球习惯、相持球击打特点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分析来制订相应的对策等。因此,打乒乓球时刻锻炼着大脑,让大脑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另外,可能有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包括打乒乓球在内的有氧体育活动对大脑是一种很好的滋养。在体育活动时,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比平时高很多,在满足肢体运动需要的同时也滋养着大脑。这就是运动以后感觉神清气爽的原因。笔者提出和倡导“磨养之道”(童亨茂,2017),而打乒乓球是让大脑既“磨”又“养”而实现强健的上佳途径(笔者还无法找出超越它的活动),是“健智”的重要法宝。

笔者无意探讨打乒乓球为什么能预防老年痴呆,只想从以下两点来阐述打乒乓球能预防老年痴呆:1)经过长期的观察,还没有发现一个乒乓球长期爱好者得老年痴呆的案例;2)欧美一些国家(如美国和英国)已把打乒乓球作为预防和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的手段。

 

3.打乒乓球可以促进“灵商”的提高

灵商(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SQ)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英国人达纳·佐哈、伊恩·马歇尔夫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衡量人心灵智力的参数,反映人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和直觉思维等的能力,与人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按照马歇尔夫妇的说法,灵商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高度。因此,提升灵商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很大。

打乒乓球的变化速度是其它体育运动无法企及的。在业余高手的乒乓球对决中,一般需要在0.3-1秒的短暂时间内完成判断和接球。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人认为这是靠大脑的精确计算并指挥肢体动作而实现的,也有人认为是靠大脑的感觉(直觉)和肢体的下意识反应(俗称“肌肉记忆”)来完成的。笔者认为是以后者为主的两者混合体。分析如下:①一个不懂数学和物理的人(不可能实现对乒乓球运动轨迹的精确计算),经过长期训练而成为乒乓球高手是很现实的;②理解乒乓球运动的物理过程和飞行轨迹的数学模型,对乒乓球的学习和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对上旋、下旋、侧旋、不转球的形成机理(正应力和剪应力的物理学理解)、飞行轨迹(乒乓球不同旋转方式和速度行进的弹道数学模型)、击打模式(正应力和剪应力的物理学应用)等有深刻的理解后,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和强度的情况下,球技的提升速度会高很多。另外,业余乒乓球高手经常会碰到无意中打了一个超级好球这种情况,大家一般会谦虚地表示为“瞎碰的”。根据笔者的观察,这种“瞎碰的”超级好球所占的比例会随着球技水平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很难见到初学者能打出这种“瞎碰的”超级好球),笔者分析打出“瞎碰的”超级好球应该与人的灵感和直觉相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打乒乓球对于提高人的直觉和灵感很有帮助,即能提高人的灵商。

除此之外,参加乒乓球比赛(也包括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对提升人的意志品质很有帮助。乒乓球比赛比拼的不仅仅是球技,还有意志和毅力、心里因素、随机应变能力、抗干扰能力、赛前准备等方面,只有综合能力的强者才会是比赛的赢家。随着不断地参加比赛,得到提升的不仅仅是球技,还有意志品质,从而来实现灵商的提升。

 

4.对打小球(包括乒乓球)认知重大误区的解剖

“打球伤膝盖”(包括打乒乓球,特别是打羽毛球)几乎是大众的常识。然而,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逻辑分析,发现这是一个认知的重大误区。

为了阐述这一问题,先从笔者的一次亲身经历说起。

3种小球(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笔者都是爱好者,其中乒乓球的前后时间最长。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终止各种体育活动(包括乒乓球)约半年后,笔者于2015年接近年底时重新开始打乒乓球。约半个月后,下楼时膝关节突然出现刺疼,之后断断续续此症状。到校医院认为是膝关节十字韧带疲劳性损伤,并建议转院到北医三院治疗。没有想到半个月内一直没能挂上号。期间询问了很多人,比较专业的观点与校医院大体一致,是膝关节运动性疲劳劳损(退行性病变,总体是不可逆的),断定是笔者长期的野外工作和打球造成的。对此虽然有些疑惑,也倍感忧伤(要告别心爱的球类运动),同时也很无奈(不敢再打球了)但心有不甘,并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迎来了2016年春节。春节期间在桂林的一次围棋活动,一个大我10岁的围棋棋友和校友(北大化学系77级)很欣喜地告诉我说他开始学打网球了,并跑长跑在增加体能。我马上问他膝关节有没有问题(他身高与笔者相仿,但体重比笔者还大一些),他说,刚开始有点轻微不适,但后来也就没事了。这一事件引发我了深入的思考,并产生了顿悟。返京后,我尝试着每天快走,膝关节只是偶尔有点可以忍受的疼痛;半个月后开始慢跑,竟然没有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膝关节的伤痛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之后又接触了心爱的乒乓球,并在新冠肺炎半年后开始正式打网球,有时参加还长达4个多小时的网球比赛,至今膝关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

原来,已有的认识把诱因和主因混淆了,从而产生了认知的误区。打球(同时包括登山、爬楼等)确实会产生冲击力而可能对膝关节(还有腰椎等身体中受力比较集中的部位)造成伤害,但这是诱因而不是主因,实质(主因)是膝关节等器官的承受强度太低了。 当膝关节等器官的承受强度狠低时(如只能承受身体重量时),各种形式的冲击力(如身体踉跄、颠簸等)都能造成其损伤,即使再小心,受伤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要避免膝关节等器官受伤害,提高其承受力是基础和关键。

身体有一个基本特性是“自适应性”,持续的锻炼可以身体器官(包括膝关节)的承受力变强而实现较高位平衡(参见童亨茂,2017;童亨茂,2018)。其中打小球是对膝关节很好的锻炼(当然,打球前要做准备活动、打球时需要留意避免冲击力超过膝关节的损伤强度)。长期打乒乓球的人,膝关节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很少锻炼的人偶尔打一次乒乓球,尤其是搁置乒乓球半年以上的业余高手,确实存在膝关节损伤的风险,其中前者需要循序渐进,后者需要进行恢复性锻炼,这样就可以避免膝关节损伤。

这一认知误区的消除对于推广乒乓球运动意义重大。

5. 展望

期待本文对我国业余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让更多的国人从乒乓球运动中受益。对于不同层次的乒乓球爱好者,这里奉上一句笔者大学时想到的格言:“敢于从低级起步,也敢于向高级发展!”,与大家共勉。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价值,请转发!

参考文献

童亨茂,2017,从“养生之道”到“磨养之道”. 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5381-1032592.html 

童亨茂,2018,身体健康的“低位平衡”和“高位平衡”. 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5381-1097296.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05381-1342925.html

上一篇:“双碳”背景下中国油气工业的发展前景剖析
收藏 IP: 111.192.242.*| 热度|

2 郁求恩 李哲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