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aog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iaog04

博文

【校园观察】理工男不妨多一点人文风

已有 2316 次阅读 2015-10-10 09: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电子科大, 校园观察

理工男不妨多一点人文风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王汉斌

 

   近日,由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中国音乐好在哪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等“艺术·人生”系列讲座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几乎场场满座。这充分说明我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透露出同学们对人文艺术知识的渴求。

    理工科学生常常被贴上“不懂浪漫”、“不解风情”、“不善言谈”、“与人文绝交,与艺术绝缘”等等标签,“理工男”这个称号本身就是带有戏谑调侃的称谓。这种“戏谑”背后的事实是:理工科学生的确在人文艺术方面比较欠缺,这不符合全面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成才要求。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其必要性到底在哪里?如果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的成长成才的确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加强这种素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执掌清华大学时就十分强调“通才教育”,因为在他看来,“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曾是一所典型的工科学校。梅贻琦身为清华校长,在上个世纪就倡导“通才教育”理念,可谓识见卓著、富有远见。

    如果放眼环球,就会发现,国外也十分重视人文艺术教育。著名的全球软件出口大国之一——爱尔兰,其大多数理工科高校都设有音乐中心,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46年就组织教授委员会对学院的教育政策、方法和目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综合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刘易斯报告”。该报告强调在科学和人文艺术之间架设桥梁,要求提高人文科学和艺术在学院中的地位。报告的中心论点是,“麻省理工学院应该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科学和革新技术,而且还应该能够把它们与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学院有责任预见科技发展对  社会的影响,学会如何以人道的方式处理新的技术问题”。

    对人文素质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体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汇丰银行在招聘人才时也特意招收了很多艺术生,他们发现对艺术生进行金融方面的专业培训后,他们成为金融大腕的可能性反而大于专修金融经济的学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人文艺术对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我们提出的外在要求。那么,理工科学生应该如何提升其人文素养呢?这首先需要学校在宏观层面即人才培养体系中为人文素质教育留出位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大力支持“刘易斯报告”的主张,为学生开设了音乐、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课程,向他们提供了参加科研的机会,还设置了双重主修课,使学生有获得全面知识的机会,用一半时间学习科学和基础工程学,用另一半时间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

    据王英杰的《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一文介绍,麻省理工学院时任校长吉利安还强调,学生要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智力成熟起来,而智力上的成熟只能来自“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小心避免排课过满,给学生填塞过多的东西。技术学院总是对于它们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的声誉感到骄傲……但是学生需要时间掌握大量的信息,培养判断能力、拓宽生活面。他们需要时间来避免韦布伦(Thorstein  veblen)所说的‘受训而致的无能’”。

    我校也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邀请大量人文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艺术·人生”讲坛;“辩论赛”、“青歌赛”等各种学生社团在校园氛围营造中也十分活跃。这些都为成电学子提升人文素养搭建了平台。

    然而,从学生自身而言,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由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收效都具有长周期性,因此,许多学生可能会觉得人文素质培养“没有用”或“暂时用不上”。于是,就会冒出“听音乐讲座,还不如去做习题呢”等想法,这种急功近利的认识要不得!

    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就会发现:科学发明创造的背后大多有着艺术性的奇思妙想(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麦克斯韦方程也是“一首无韵的诗”;桥梁建筑的设计不仅涉及力学、建筑学,也一定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理念;算法编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的内涵,应用设计也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和功能追求。正如沈致隆教授所说,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从近代以来就成为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发展趋势。

    我们相信,当“理工男”在“术业专攻”的同时多一点人文风,我们将收获不一样的未来,甚至会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以“美”的规律而存在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84242-927021.html

上一篇:【校园观察】“家访”应该常态化
下一篇:【校园观察】“天之骄子”为何要“接地气”?
收藏 IP: 125.71.2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