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shao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oshaoming

博文

“微扰动”的社会意义

已有 6312 次阅读 2013-8-4 09:5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社会文化, 微扰动

“微扰动”的社会意义

廖少明

       在岩土工程中,微扰动施工的概念源于软弱地层中的地下工程活动。在灵敏度很高的软弱地层中进行地下挖掘施工,可导致地下岩土体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渐进的微小的,也可能是剧烈的破坏性的,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岩土体的“娇贵程度”及工程活动的剧烈程度。某院士曾形象地将某地软土比作江南柔弱的女子,用来规诫工程单位的施工行为,要求他们不得有半点鲁莽。 有人还将微扰动施工比作心脏搭桥手术,需要非常的细心、小心,否则稍有不慎可导致病人死亡。

     为了防止大的地下施工扰动对脆弱环境造成的危害,一般是通过非常精细化的组织和技术等全方位的呵护性手段,来保持地层原有的状态很少改变或不被改变(图1)。这些技术涉及:岩土体微扰动条件或小应变条件下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工程活动的可控性特点。 从2005年开始,我的小小研究团队在上海非常软弱地层中首次进行极为危险的地铁穿越工程尝试。而今微扰动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工程界人心,采用微扰动施工技术取得的成功案例已经数不甚数。


图1 地铁穿越微扰动保护示意图

 Liao, Shao-Ming, et al. 2009. Shield tunneling and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Shanghaisoft ground. TUST,24(4):454-465

     

      当这种工程行为一旦为工程界群体所接受,就令人欣喜地看到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与不少进行微扰动施工的工程界朋友相处时,每当遇到矛盾或纠纷或冲突,马上就会有人说“要微扰动”,一场冲突就会自然化解。这表明,人们通过工程切身体验得到的教训和经验是深刻有效的。

      当今复杂的社会系统是由人与人之间织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精细而脆弱的网络,尤比心脏构造。而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惯性的也是脆弱的,是长时间历史条件下缓慢形成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得以改变。在治理社会各种病症和处理各种关系中,也需十分小心,不要引起过大扰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动作inaction或少动作,而是要更加照顾到这种关系非常脆弱的一面。

      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微扰动做法是十分明智的。社会中总有些人不清楚,一些大扰动行为虽一时痛快,但事实上孕育着可怕的潜在危险。例如,因鲁莽超车而被人动刀捅死,因菜场讨价还价一巴掌致人死亡,留学生在国外买廉价二手豪华车炫富被人射杀等等教训不时在耳边回响,让国人警醒。我在大学时代曾经有个东北朋友,十分豪爽义气且彪悍。一次因为一个学生没有按时还书当场教训了该同学。该同学个子矮小柔弱,平时老实巴交不大言语,当时没声响。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我这位朋友离开后不久,那位小同学居然拿着水果刀从后面无声无息地追上来捅到了这位彪悍的东北汉,喉管被切断,昏迷几个星期才抢救过来。当我一年多后再遇到这位东北朋友的时候,他人完全变了,礼貌克制甚至谦虚得很,问问当时发生的事情,他只是感慨地说一句话:绝不能欺负老实人。。。。。

      微扰动也是一种理性、审慎和礼貌的表现。在社交或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是有礼貌和修养的表现。至今,国人仍热衷于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的陋习,仍然是国人在海外被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Peaceful but not violent movements”,是所有文明社会所提倡的理念。

      由此进一步联想到中国当前之改革,亦同此理。改革之策既要使国民感觉到切肤之痛,这是关键,但又不可大动干戈,可见微扰动尺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一方面政策取向要精准、力度要恰到好处,使得国民感觉到良药苦口之效,能重拾痊愈之信心。另一方面又要切忌近十年“糊浆糊”的做法,这样不痛不痒,只会延误病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60649-713959.html

上一篇:工程经验与科学的对决
下一篇: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一名博后英年早逝
收藏 IP: 64.126.141.*| 热度|

3 李方和 霍晓波 zhaor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7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