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从教学基层看研究生教育的变迁 精选

已有 6058 次阅读 2012-11-7 10: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研究生, 教育, 工程硕士, 工程博士

我们学校1983年就开始招收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了,那时一年招收6-7名硕士生,目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差不多80名,招生规模扩大了十多倍,近几年来,基本维持了这个招生规模,只是类型做了一些形式上的调整,原来全日制的硕士生,没有分学术型硕士与工程型硕士,都是普通硕士,且学制三年。二年前就开始分为学术型硕士与工程型硕士,且学制上也有差别,学术型硕士学制为3年,而工程型硕士学制为2.5年。在招生时,一般排名较前的学生(笔试与面试的分数总评)大部分是学术型硕士。

 

对于我们研究生导师来讲,对学术型硕士与工程硕士的培养也没有什么差异,全日制的研究生,都是在一起上课的,安排课题时,最多只是考虑工程硕士最好到工厂做毕业论文,多一点实际应用背景。听讲学校对毕业研究生的要求有差异,普通硕士要求有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而工程硕士则不需要。而对我来说,一视同仁,所有毕业的硕士生都必须有。其实只要读研究生初期讲明这个要求,一般他们也能做到。原来对每个导师招多少研究生没有严格限制,只要有人报,且导师也同意招,在学院总名额的限制下都可以。这样,有些导师招得多,有些导师招不到,我带得最多时,一年带了8位(其中有三位是挂在其它导师的名下,由我来带)。但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导师越来越多,而研究生数量没有增加,对每位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限制就越来越强了,每个导师最多只能带3个,今年我就只带3个硕士。虽然我在学校的研究生规模下降了,但毕业的研究生主持的环保公司运行渐入正规,故在研究开发,特别是应用这一块,在人手上也没有感觉到紧张。

 

除全日制的硕士外,我们还招收周未来学校上课,自己在原单位做毕业论文的工程硕士,每年招一个班,规模在20-30人左右。由于我一直担任这个工程硕士班的学位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对这种在职的工程硕士的情况变化的感觉是明显的。第一届招生在1999年,这一届的工程硕士,年龄偏大,大部分在原单位都是单位领导了,在那个年代,小车还不象现在这样普及,平时学校的车也不多。但每到周未,校园内的车就增加很多,这个班的学员,开车来上课的占一半以上。且那时没有全国的工程硕士入学统考,各校自己招生,故招进来的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认真与混文凭的都有,考试成绩差距巨大,总体上与全日制的硕士生,学术能力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后来,有了全国的在职工程硕士统一考试,进来的学员素质就提高了许多,且年纪也下降了,与全日制硕士生的学术能力差距仍有,但缩小了许多。当然,也与普通硕士一样,学员的经济能力也下降了许多,只有个别学员是开车来上课的。

 

博士生的招生,目前我们学院一年招收环境工程的博士研究生16-20名,且这个数量差不多固定了,没有继续增长,其中在职博士生的比例不大于10%,即一年不能超过2名。由于必须有2篇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杂志上才允许答辩的限制,近年来,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只有不到10名。原则上每个博士导师每年只招收一名博士生,有重大课题可以增加1名。从博士生的招生人数上,差不多是我们当年硕士生人数的2倍,而毕业的人数,则与我们那时的硕士生差不多。故现在毕业的博士,到社会上被重视的程度可能也就相当于我们那时的硕士生,有时甚至还不如我们那时的硕士生。

 

我觉得优秀人材在人群中的比例是一定的,不可能通过扩招博士,大家都读博士,就个个都变成高级人材了。当然,教育对提高人民的素质是重要的,我赞成“活到老,学到老”,但学位教育的这种不断扩招是值得反思的。最近,听说又要搞“工程博士”了,中国目前已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的博士生培养规模,但我们的研发能力与美国的差距大家有目共睹,若再来个“工程博士”,可能我国的博士就更不值钱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630041.html

上一篇:SCI论文的其它效应
下一篇:升职称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做专家了
收藏 IP: 116.56.130.*| 热度|

7 孔梅 张红光 徐满才 吴浩宇 海鹰 wgq3867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