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国内与国外,海龟与土鄨 精选

已有 9298 次阅读 2012-10-3 11: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海龟, 国外, 国内

 

大学同学与研究生同学不少出了国,但更多的留在了国内。我有机会在国内外常走动,从我自己的角度作了一个留在国内,与在国外发展的同学间做了一个比较。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存在争议。不过有争议,就有可能让大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了解,从而就能得出更真实的结论。

 

国外的同学,总体上生活比较安逸,应酬也不多。可能在一流大学工作的同胞会比较忙,与我们差不多,但在国外公司工作的同胞,8小时以后就是自己的时间了,他们会时常考虑诸如“这个周未带全家到什么地方渡假呢?”这些问题。而留在国内发展的同学,则应酬就比较多了,无论是在高校工作还是在企业工作,而在企业工作,应酬则更多,特别是研究生同学,一起坐下来吃饭的,都是各单位,或公司的一把手,有时周未都有饭局应酬,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也有一起打球的体育聚会。

 

好象以2000年为大致的界限,2000年前,国内的同学都羡慕国外的舒适生活,到了2000年,就变得各有千秋了。2010年后,有些国外的同学会有当初要是留在国内发展就好了的想法。当然,国内发展好的同学,目前也有仍在办移民手续的,他们其实只是准备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若没有变故,仍会留在国内赚钱的。

 

留在国外的同学,男生与女生的想法也是不同的,女同学往往喜欢国外的舒适的生活,优美的环境,简单的人际关系,而不愿意回国发展。而男同学往往有种不安分的心,希望能再回到国内,创一份事业。

 

从安全感上,在国外打工的安全感应没有国内强,他们虽然工资高,有大房子,几部车子,但大部分都是从银行贷款,并分期付款,而国外公司的“炒鱿鱼”有时是没有预兆的。国内只存在竞争的压力,不存在被炒的风险。但对于中产以上的阶层,又有可能国内的安全感没有国外强了。

 

有此海外的同学,看到国内早期开公司的同学,基本上都成功了,赚钱了,而国内一些城市,为产业的升级换代,又给出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海龟们回国发展,回来办科技公司,有成功的,但失败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问题是:公司搞产业化,重要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市场,市场的重要性要比技术大得多,而海龟的缺陷就是对国内市场的了解,及如何适应国内的经商营销环境。搞产品开发不同于写论文,发表了就成功了。再好技术的产品,若没有市场,则什么也不是,更不用说赚钱了。当然,不少海龟,虽然公司失败了,但他们本人也没有损失多少,不少都是公司成立开始运作,动用的是政府的启动资金,或国内合作者的钱,这些钱花光了,公司也就该关门了,海龟又游回海外发展了。

 

在国内,即使是我们大学教师,若想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好老师,那是不容易的,要写论文,要申请基金,要带研究生,要上好课,要做横向的课题,总之要做“全能冠军”,但要做一个混日子的教授,那好做极了,一周只要有一天替学校工作,学校都不可能也开除不了。当然,目前的教授,我想国内,国外都差不多的,纯理论研究的另外,可能整天地钻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象我们搞应用研究的,重要的还是如何找到研究项目,有了研究项目,一盘棋就活了。这个中秋国庆8天的假期,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忙起来了,今天到佛山一个大型公司看水处理系统的施工进度,并与假期不休息坚持施工的员工及研究生一起吃饭。明天回学校,与留在学校的研究生一起吃饭。后天即5日,上午去佛山的一个化工厂,检查改造的生产系统能否满足我们药剂的生产要求,下午约了一家广州大纺织公司的工程负责人,谈下一步合作的方案。6日送几个研究生到江门,开展一个工程项目的调试。7日去惠州做港口码头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专家。

 

国外一切都是成熟的,按部就班,也没有那么多的建筑工地,个人的发展,也有规可循。你可以知道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你将会怎样;而国内就充满了千变万化的因素,你可能成为富豪,明星,也有可能成为阶下囚。现在国内的法律与法规也慢慢建全,冒险成功的可能也越来越低,国内与国外有慢慢“同质化”的趋向。

 

另外,国内的不少东西都是跟西方发达国家学的,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营销理念,营销模式,甚至电视的娱乐节目等。所以,你今天在美国发现的好东西,无论它是一个新技术,一个新产品(如IPHONE),一种时尚的打扮,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还是一种营销模式,都可能在中国不久的将来也会时兴起来,有些慢一点,要几年,有些快的,差不多同步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618808.html

上一篇:“枪手”“潜规则”与无耻
下一篇:这样的科研生产应用,在国外是不可能完成的
收藏 IP: 112.64.189.*| 热度|

29 谢强 李宁 曾新林 吴斌 戴德昌 廖晓琳 林树海 王芳 孙广东 吴浩宇 姜宝玉 肖小敏 胡良军 杨海涛 徐索文 梁建华 刘焕军 徐迎晓 李永丹 余世锋 吴锦宇 邢志忠 刘淼 李志俊 徐长庆 abang chaohukeji fansg ahm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