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如何做导师 精选

已有 11025 次阅读 2015-5-4 09: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导师经历的成长过程:老师传承,自悟,形成自己的风格,代沟的形成,被历史淘汰。这是规律,人人如此。

回顾自己做导师的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导师资格起,开始招收研究生。幸运的是,当时我的导师和教研室一批老师们还在,从我的导师和其他老师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优良的品格。在我指导的研究生过程中,不仅承接了老一辈留下的实验室“遗产”,也潜移默化地有上一辈老师的影子。我也在用导师指导我的做法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当然自己也在尝试探索自己的培养风格。由于那时年轻,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不仅学业上言传身教,手把手亲历而为,而且与学生之间容易沟通,共鸣,因此最初几届学生带下来,有一种成就感。这些学生与我的感情可谓终生朋友,有的成为大学教授,骨干教师,企业佼佼者,至今仍保持经常的联系。

进入新世纪后,各方面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需要导师不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为培养人才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我做到了,而且连续从未间断),一方面又要求SCI论文作为绩效评价(这一点我也做到了,每年都有)。学生的情况也发生改变,加上研究生扩招,就业压力增大,读研的目的也变得复杂,由传统的学术型变为功利型,不那么单纯了。就业也与导师的因素不大了(市场化使导师的推荐权淡化)。在功利的驱使下,有少部分具有天分和努力的学生仍然可以做科研,但多数学生在压力下选择“逃避”,混文凭走人。老师的投入得不到“回报”,加之代差的形成以及师道尊严的丧失,使师生间的“隔阂”逐渐形成。

作为导师,责任心不等于能力,水平不一定换来认可。智商加情商决定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要看能否与时俱进,但有些观念一旦形成,很难转变。不可能要求近60岁的导师仍具有30岁的心脏和精力(导师黄金年龄段35-55岁,我已超过)。随着身体的“衰老”,眼花手乱,落伍是必然的。学科的发展已变得面目全非,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了,只能哀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发挥余热,为国家再培养最后的几届学生,放手让学生们在科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也许是准“退役”导师们最后的拼搏。不要期待我们在“影响因子”上与年轻的导师们一比高下了。

一时拥有不等于天长地久。一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时间是无限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不可抗拒的。能做到各领风骚十几年就不错了。看到几十位博士硕士们都过得比我好,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回报呢?问心无愧足矣,用不着太自责。学生的情况各异,遇到好学生可遇不可求,那是你的造化,上天的恩赐。

做导师,尽职尽责就行了。没必要给导师赋予什么“灵魂工程师”,“伯乐”,“父母亲”“人梯”等高大上的称谓(如果学生毕业后对老师的印象评论则另当别论),让导师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导师就是普通人,不需要特殊关照,但需要尊重。导师(老师)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应该记清,言行规范是必要的,毕竟是育人(不是栽树)。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887188.html

上一篇:研究生与导师快乐吗?
下一篇:研究生毕业前发文章是个事吗?
收藏 IP: 183.63.97.*| 热度|

36 法文哲 王德华 时志强 赵美娣 李学宽 朱晓刚 韩玉芬 刘洋 鲍海飞 曾体贤 黄永义 张文增 彭真明 孙瑜隆 毛秀光 王善勇 郭战胜 蒋敏强 张忆文 苏光松 白龙亮 张红光 唐常杰 叶建军 万润兰 刘全生 程娟 徐义贤 董焱章 李土荣 郭晨燕 唐小卿 wangqinling bccdd shenlu Wbd7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