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cs

博文

他汀: 你汀 我汀 大家汀

已有 3716 次阅读 2010-6-6 09: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一级预防, 他汀药物, JUPITER试验

他汀: 你汀 我汀 大家汀

--“他汀药物,入室必用(D2S)”: 来自一级预防的JUPITER试验的支持证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教授

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 教授

南 昌 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硕士

 

(注:作于200811月,原载作者雅虎博客。)

提要: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优良的多效性,他汀类药物成为广谱心血管保护剂。对于四十岁以上的心血管患者,在没有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我们建议他汀药物,入室必用(室指:心血管门诊诊室或病房)Door to Statins/D2S or Statinized)。他汀类药物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尤其和阿司匹林类以及降压药等合用(高血压的三联治疗: 降压 + 调脂/降糖 + 抗凝)效果更佳。 目前可供选择的除他汀类西药,还有中药他汀类如血脂康胶囊。这里简要介绍来自一级预防的JUPITER试验的支持证据。

 

JUPITER试验:

 

1背景:CRP是炎症标志,CRP水平升高表明血管炎症——动脉硬化的早期过程。高水平CRP与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增加相关。对于胆固醇水平并不是明显升高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一级预防作用尚不明确。而这些患者中,高敏CRPhsCRP)水平升高与过度的心血管危险相关。而他汀(statins)可降低CRP水平。但直到近来,JUPITER试验结束,我们才知道他汀治疗高水平CRP患者可改善心血管后果。

 

2试验与结果简介2008112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布了JUPITER试验论文。JUPITER研究入选来自26个国家,17,802例(男≥50岁,女≥60岁),没有已知心血管病,LDL-C水平正常(<130mg/dl),hsCRP升高(≥2mg/L)患者,随机分为罗苏伐他汀(Crestor20mg/日)组与安慰剂组,排外标准包括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和各种慢性病。试验设计为四年,在平均随访1.9年后,由于治疗的明显益处,试验被提前中止,罗苏伐他汀平均降低LDLC水平50%hsCRP水平37%。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首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血运重建/需要支架或搭桥术或心血管导致的死亡),罗苏伐他汀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0.77 VS 1.36/100/年,HR 0.56);全部复合终点发生率以及总死亡率(HR0.8)在罗苏伐他汀组更低。JUPITER试验表明,对于LDLC正常健康患者,当CRP升高而用他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后果,该研究结果应尽快应用于减少心血管危险的标准临床实践中。

3 点评:这是他汀治疗的随机试验,不是hsCRP测试试验。因此,支持选择性而不是常规使用hsCRP测试。NEJM一位编辑严肃而审慎地声明,入选患者中大部分被排外,仅有约100例接受了近2年治疗预防一个事件。另外,本研究发现,内科医生报告的新发糖尿病在罗苏伐他汀组更常见,24个月平均HbA1c水平也更高。因此,鉴于目前缺乏长期他汀治疗风险的资料,以及对治疗费用的考虑,建议短期(数周、数月,而不是数年)应用他汀较安全有效,这对医患双方都有益处。当然,这更加支持我们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遵守“E(e)种子法则”来预防心血管病,其对一、二级预防均是简便、安全而有效的。

 

4 结论1、他汀“降LDL-C,降心血管事件”, 对于已有心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与治疗,建议“他汀药物,入室必用”; 2、对于LDL-C水平不高,hsCRP水平升高的一级预防亦有效; 3、本研究观察到新发糖尿病增加,因此长期治疗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以明确是hsCRP升高导致,还是他汀不良反应所致;

4、对于LDL-C水平不高的一级预防试验,建议通过观察其它指标,如内皮功能改善,对抗血管老化来阐述其一级预防效果。

 

5 相关链接:

1他汀类主要临床试验:

2)他汀类多效性作用机制:

3他汀类主要药物: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罗苏伐他汀等;

3)他汀类主要不良反应:

4)他汀类临床应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6-332625.html

上一篇:博客情怀-- 写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之际
下一篇:评ACC 07大会COURAGE研究结果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