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cs

博文

我理解的转化医学

已有 5826 次阅读 2009-10-31 15: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转化医学, 单向转化, 双向转化, 多向转化

胡春松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十月三十日晚,我听了辛洪波教授关于转化医学等的讲座,受益非浅。这里,谈谈我对转化医学的理解及相关专家关于转化医学的评论。

转化医学的实践

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两三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人们对所有科研活动和科学知识的期望和应用。虽然转化医学是近年才正式提出的概念,但人们早就在自觉践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经典名言。当然,医学也不例外。人们说军事需求最能强烈地刺激科学技术的进步,因为科技不仅转化为生产力,也转化为战斗力。TNT炸药研发后运用于军事战争,违背了研究者的初衷,却说明了科研转化的重大意义。因此说,“转化医学”概念是新鲜的,但实践却已是很久了。

人们常常会将他人或自己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国外就有很多教授开办自己的公司,国内高校很早就有校办企业或校办产业,这些都是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体现。例如,作者本人2001年回国之前,美国科学家就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小鼠受损心肌功能实验研究的论文。回国后,作者立即申报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课题,利用自体骨髓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又例如,2005年,作者与胡大一教授共同提出并发表了健康的“种子法则”的论文。2006年,正值江西省委省政府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我们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健康的“种子法则”产业化的若干建议(如为其谱曲制成VCD,拍摄纪录片等宣传活动),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后来,我们又将其发展为“Ee)种子法则”,并于200812月再次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其产业化的若干建议(包括基础研究如寻找关键基因和推广应用。见:人民建议:胡春松的第23个建议/20081229)。目前,我们正在全球大力推广、普及“胡氏健康生活方式”(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见作者雅虎或科学网博文),努力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医学科研工作者一直在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进行默默无闻的转化工作。如今,关于“转化医学”有了专门的名词、研究机构,并受到全球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转化医学的定义、分类与内容

转化医学的经典含义是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强调的是从实验室到病床旁的联接,这通常被称为从实验台到病床旁Bench to Beside,B2B)定义。

单向转化:通常人们定义的转化医学是基础向临床转化(B2B)或临床向基础转化(B2B),是“单向转化医学”。这里,作者还要提出“双向转化医学”以及“多向转化医学”的概念,从而形成“转化科学”(Translational Science)。这是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好总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双向转化:即不仅是基础向临床转化或临床向基础转化,同时也包括临床向临床转化或基础向基础转化。例如,肿瘤研究的概念或方法向心血管研究转变。

多向转化:即不仅是基础向临床或临床向基础转化,同时也向其它学科转化,向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多学科转化。例如,作者提出的RT-ABCDEF策略,不仅是医学的(例如,它在高血压综合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Hu CS, Manuscript in Proof,也是管理学的,就是一种多向转化的具体实践。

此外,还有正向转化、逆(负)向转化的概念,以及互相转化水平转化垂直转化等等。

转化医学的内容:作者认为,转化医学不仅应包括成果转化,还应包括概念转化方法学转化观念与思维转化等,形成综合性、立体化的内容。

 

转化医学的专家评论

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意义:通过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在基础研究阶段,就考虑到临床应用的诸多问题,并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为临床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或产品,这是转化医学诞生的意义。转化性研究是把生物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的过程,即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在中间架起桥梁,努力缩短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临床治疗新技术。

障碍: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转化资金。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临床的转化过程需要很高的转化成本,且回报周期长。另外,缺乏政策支持和主动的参与者,实验室与医疗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等也是经常会遇到的困难。

对策:首先需要建立转化性研究的理念,增加政策引导和对生物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同时减少临床调查的成本,努力优化科研机构与公司企业的合作关系等。而在这个转化的循环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转化性研究中心,其中包括一些独立的研究中心,但更多的是研究型医院的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或医学院校与企业联合研发中心。而转化性研究最终的实现需要医院、转化性研究机构、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及相关管理机构共同努力,还包括患者社团、社区医生等的参与。

影响:转化性研究可填补基础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使科研与临床不再分家,加速了医学与理工技术紧密结合和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同时还刺激了新教育模式的产生,将以往独立的各学科整合到同一个基础研究和临床学科中去,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策略和教育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培养新一代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研究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培养既能研究又能看病的两栖人才

前景:双向通道一旦打开,将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快速为临床医学服务,为疾病防治和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政策服务。结合中国国情,迅速把一些成熟的基础生物技术和成果转换成患者和普通大众健康的福音,是目前转化医学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任务。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转化医学也大有前景,需要人们的重视和大量投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附件:辛洪波简介

  辛洪波,男,195911月出生,九三学社会员,江西万载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副校长。现为美国生物物理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与神经信息学专业委员会”(NBPC)委员。目前主要从事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肌质网钙释放通道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Natur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Nucleic Acids ResearchProc Natl Acad Sci USACirculation Research等发表。已发表论文43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5篇。科研方向主要有:1)肌质网或内质网钙动员分别在心肌,股胳肌和平滑肌等肌肉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和胰岛b细胞等内分泌腺的兴奋分泌偶联中的作用;2)小鼠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3)基因和生物工程药物的研发。现获国际专利1项:组织或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Vectors for conditional gene inactivation);发明人:Hong-Bo Xin(辛洪波), Michael I. Kotlikoff;专利号:US Patent-7449179;授权日期:20081111

  197709--197808月 江西省万载县罗城公社麻田知青队下乡知青

  197809--198107月 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医学系学生

  198309--198607月 内蒙古医学院药理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609--198808月 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8809--199107月 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109--199309月 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系讲师

  199310--199812月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199901--199912月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讲师

  199912--200006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200007--200602月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助理教授

  200601--200903月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63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技术专业二级岗教授。

  200902--至今 南昌大学副校长,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395178.htm?fr=ala0

 

 

————

胡春松  副主医师  副教授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463号(南院大门旁)

南昌 330006

Tel: 18970816800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or cs_hu@yahoo.cn  

Dr. Hu CS' Blog: http://i.cn.yahoo.com/chunsong_hu  

科学网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cs.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6-266430.html

上一篇:长寿有方 共性可鉴
下一篇:科学网博主哀悼: 钱学森、贝时璋“双星陨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