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OH综合征:心脑血管的“组合杀手”
(转载来源:健康报,2007-1-1)
胡春松 胡大一
众所周知,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高血压都是临
床常见的心血管独立危险因子,三者的共存在临床也较多见,是更高
危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我们首次将“肥胖(Obesity)与非
肥胖(Non-Obesity)-阻塞性睡眠通气障碍(OSA)-高血压(Hyp
ertension)”共存命名为“OOH与NOOH综合征”。
肥胖:有形无声的杀手
肥胖是21世纪威胁人类的“有形无声”的杀手。据统计,我国肥
胖人群占整个人群15%。肥胖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
高血脂和糖尿病)有明确的共存,大大地增加了心血管病危险。
简单测量腰围就可确认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腰围>94厘米的男性
和腰围>80厘米女性,有一个或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增加
一倍;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可能
性增加到4倍。肥胖增加心脏负担,大腹便便的男性患心脏病的危险
性是体重正常男性的两倍以上。
OSA:有声无形的杀手
人们通常认为打鼾是“睡得好”的表现,其实这可能是一种可以
威胁全身各系统的疾病。睡眠打鼾分为单纯性鼾症和OSA两种。单纯
性鼾症对健康影响小,不需要特殊治疗。OSA则是严重威胁健康的常
见多发病,主要特征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可
造成低氧而损害多种器官。OSA是近年逐渐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的本世
纪致命性疾病。我们称之“有声无形”的杀手。目前国际上认同的OS
A诊断标准是每晚7小时睡眠中,超过10秒钟呼吸暂停现象反复出现30
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时超过10秒钟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次数之和超过5
次。按AHI≥5的诊断标准,OSA发病率男性17%~24%,女性5%~9
%。夜间呼吸暂停次数(RDI)>20者,10年死亡率为37%,RDI<20
者为4%。
OSA患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采取侧卧位入睡,减肥、戒烟
酒或者手术等方法改善夜间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目前大部分患者通
过“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进行治疗,就能大大缓解缺氧现象。
高血压:无形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病,每年新发病例300万;另有肥胖者6000万、
超重者2亿、烟民3.3亿、被动吸烟者9亿等庞大的“后备军”。高血
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始作俑者”,它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和合并症,
如冠心病(急性心梗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发作)、糖尿病、中
风、肾功能损害和眼底病变等。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CHD)的危险
为正常人的2~3倍,猝死的危险为正常人的7倍。因此,我们称高血
压乃“无形无声”的杀手。
OOH综合征:“组合杀手”
我们首次命名的“肥胖(Obesity)-阻塞性睡眠通气障碍(OSA
)-高血压(Hypertension)”综合征,即OOH综合征,是上述三个
独立危险因子的共存。并形象地称“OOH综合征”既是夜间“有形(
肥胖)有声(打呼噜)”的杀手,又是白天“有形(肥胖)无声(高
血压)”的杀手。该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缺血、心衰、
严重心律失常、猝死和糖尿病、脑中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很高。据
分析,多数突发心脏病死亡可能与OOH综合征有关。因此,未来需进
一步开展该病动物模型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2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