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回应贾伟博主《也说“评副教授”到底“缺什么”》 精选

已有 30158 次阅读 2014-11-20 09:19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看到了贾伟博主的精彩的博文《也说“评副教授”到底“缺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844756.html

贾伟是我非常尊敬的博主,文风一向精彩、点击量大,我几乎每篇必看(哪怕我一向偷懒而很少推荐)。他博文下面评论也有几个我熟知姓名的博主,比如曾咏春等等。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博文评论(或者立论)的general的看法,并澄清一些读者的误解。我是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并非针对任何人,望别误解。

我认为,对于某个话题,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完全正常。看了网上的一篇博文,会引发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很正常。我提倡在写这样的“接龙型”或者“讨论型”博文时,不要“非黑即白”地把别人的博文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说别人是错的,我是对的。而要客观地说:别人的博文提出了这么一个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更多地进行“立论”。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因为,别人和你讨论的是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甚至是不同的事情。还有可能,你认为别人持某一个观点,而加以指责,但其实你误会了别人。再次说明,这些话并非针对贾伟博主,而是一种客观的提出,是general的看法。事实上,我非常同意贾伟博主对于美国评职称的客观介绍和他们的操作模式,只是不希望“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地说我说的是错的——我们本来讨论的是不同(层面、角度、内容)的东西,更何况你也没看清楚我的观点是什么。

在归纳别人的博文时,注意不要断章取义。别人的博文当然是有一定上下文的,写“接龙博文”的人的归纳不一定真实反映了别人博文的观点,或者全面的观点。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看了曹林写的《时评写作十讲》,知道网上很多文字有“逻辑谬误”存在。比如说,说你支持某个“荒谬不堪”的观点(即树立一个不堪一击的“稻草人靶子”),然后把你的观点一拳击倒。再比如,把你的观点无限延伸,变得荒谬化,然后一拳击倒。

总而言之,我提倡网上理性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特别是对于留言、评论,而不是断章取义地甚至变换了别人的观点,树立“稻草人靶子”。

昨天我的文章:《评论:“副教授,我缺少的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4&do=blog&id=844592

并非针对这位青年讲师应该上还是不应该上展开讨论。因为他网上写得很不详细,我们也不知道事实真相(比如800万科研经费是一个人功劳,还是团队功劳?教学情况怎么样?两年发表的25篇文章是怎么回事?事实上,那个原帖后面有读者评论说是团队的功劳,发表的代表作大多数是对老外评论自己学术论文的回复,专利申请的时候,人还不在现单位。这些我不详细讨论,因为涉及他人。)既然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我就不对他是否“该”还是“不该”评上副教授进行讨论,这是客观的体现(是《时评写作十讲》告诉我的),也避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我昨天的博文观点是什么呢?为什么我要写这篇博文呢?我只是有感而发,想到了一些现象和观点,同样也是general的看法,并非针对这位讲师说出个是非真假。

我的观点是:

1)拉到钱、发表文章当然是评职称必须的。但不能把评职称等同于拉钱和发表文章。

“拉钱”有两面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如有的人在博客上提了一句“今天我吃了鸽子肉”,别人就说“杀生有罪”;有的人提到自己买了汽车,还有的人就指责“污染环境”一样。在短时期内“拉钱”太多,首先别人会想这里面是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其次别人会想能不能在短时期内真正消化,再次别人会期望你提供和这些金额匹配的成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纸上讲,有些科研人员“骗钱”的故事,因此,我critical地(并且精炼地)谈了对“拉钱多”的看法。这是个general的看法,完全不局限于这个讲师的具体的例子。

2)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比外职业生涯的更重要。

这个我已经有篇博文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简而言之,不能简单地把工作等同于拉项目、发文章,每过个半年得问问自己,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无论对于科研还是对于人生的认识水平有没有提高?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不要“外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是说,两者要一起发展。

3)进高校任教,要想清楚自己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还是仅仅为了头衔。“要给周围人一种感觉,你为干事业而来,而不是为了职称而来。”

4)失败以后不要气馁。我在博文里写了领导希望看到的是你失败后不馁,因此有些读者就误解说我是官本位。但事实上,古今中外都有类似于“败不馁”的成语或者句子,这和是谁希望看到都没有关系,可以说客观规律就是这样的。

最后,我再次说明一下: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很多不如意的情况和暂时失利的人。希望不要把自己的“情境”投射到别人的博文中,硬要说什么评职称很黑暗,你加入了黑暗势力之类的。我希望的是客观的认识,而不是“伪正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844804.html

上一篇:评论:“副教授,我缺少的是什么?”
下一篇:研究生中期考核即将进行
收藏 IP: 210.13.109.*| 热度|

46 刘立 黄永义 李学宽 刘木根 褚昭明 孙志伟 李毅伟 张超 李学友 应行仁 曾葆青 徐绍辉 冯珞 张文增 孔梅 董侠 黄彬彬 熊李虎 孙瑜隆 曹聪 贾伟 毛秀光 汶伟强 覃伟 向左甫 李鹤平 王启云 林中祥 苗君 陈浩 蒋永华 张鹏举 王荣林 袁海涛 韦玉程 张坤 罗建泉 高建国 蔡庆华 张珍 shenlu kknk seeker99 Brightonboy truth21ct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