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 写作新解》收到的第二份反馈

已有 2866 次阅读 2011-10-31 17:47 |个人分类:编辑出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编辑, color, 知识点, 语言学

[ 按]说是见到的,因为是在朋友博客中见到的,朋友是匿名交流,所以也就沿用其博客的名字。朋友点到的一点——与作者平等交流,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大良的新书//作者:云中君

转自:云中看天下 http://827485123.qzone.qq.com/

     我也给学生开过科技写作课,试图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但总感觉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一直认为是学生不够重视,但看了大良的新书《科研论文写作新解》,忽然有了新的感悟。我们过去是就写作本身而组织内容的。比如,告诉学生论文的选题要求、格式、语体和语法特点、语言学知识、逻辑知识,以及标准化、规范化等,但很少顾及编辑与作者两个不同角色的交流。就写作内容组织的教学,很琐碎,但没有新的知识点,只不过汇总和强调而已。对学生而言,如果不是为了学分,没有兴趣点。课可以上,考试也没有问题,但是学完后并没有多大改善,依然故我。

      大良的书之所以称为新书,不是因为他所涉及的知识,或者是因为刚刚出版,而是他所体现的观点和逻辑。这本书实际就是编辑与作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对话。就编辑而言,当然是希望作者写好论文,但作者并不一定认同你的观点。这里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职业的沟通。就作者而言,不管是否接受,编辑都是裁判,利益上有对立。因为对编辑这个职业的不了解,所以他很难相信你所说的论文写作知识就是投稿必中的全部,而是一直试图绕到你的身后了解编辑职业的所有神秘之处。从很多作者将论文写作的工夫不放在论文本身,而是放在编辑身上就可以说明这点。

      大良做到了这一点。站在编辑的角度,毫无保留地向作者公开编辑职业的所有秘密,使两个角色平等沟通和交流,实现相互理解和认同,拉近了两者的距离。在这个基础上再谈论文写作,就变成了朋友之间的善意的提醒和帮助,效果自然与以往不同。 这话不是主观臆断。在从南京回武汉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南大电子系的刘教授,居然正是大良的朋友,也正好收到大良送的这本书,居然跟我持一样的观点。

      我很高兴朋友有新作,也很庆幸这么快就看到了这本书。从资料袋里刚拿出的时候只是随手一翻,但很快就吸引了我。我粗略地看了几章,就断定这就是我以后搞科技写作讲座的蓝本了。这个星期一定会认真地读完所有内容,尽管已经好久没有认真地读完一本书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721-503110.html

上一篇:收到的第一份反馈
下一篇:和谐真心的社会人格模型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 杨晓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