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fap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

博文

1961年, 教学改革经历偏差后的恢复

已有 3977 次阅读 2010-5-22 07:1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教学改革, 理化结合, “十大技术”, 修订教学大纲, 加强基础

                                                  1961年, 教学改革经历偏差后的恢复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38)

      1958年以后,在高等学校中,曾普遍提出过要进行教学改革。如果科学地、慎重地来进行这项工作是会有意义的。但在‘极左’思潮的的影响下,往往使教学改革走向极端。1960年下学期至1961年上学期,大工又进行了一次课程改革;起因是学生对普通物理课和普通化学课的意见很多,主要意见是:理论讲得过多,理论不联系实际,学校领导要求对这两门课程进行大改。普通化学教研室有些教师提出,干脆把普通物理课与普通化学课结合起来,只讲一些理、化方面的技术,普通物理教研室也有一些教师赞同这样改革。后来便把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学两教研室合并成理化教研室,把普通物理课与普通化学课结合成所谓“十大技术”,包括:力学量测技术、热学量测技术、电学量测技术、半导体和无线电技术、光学量测技术、同位素技术,还有几个化学方面的技术;学校领导支持这种‘敢想敢干’的大改革。我虽然感到这种改革偏向了极端,心里并不认同;但当时的气氛是:说改比说不改好,说大改比说小改好,主张改与大改被视为革命的,主张不改与小改被视为保守的,为免受批评,在口头上我只好也表示同意。这一改革不仅使学生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明显地减少;也在教学组织工作上产生了许多问题和纷乱,结果是学生和教师都不满意。
        其后, 学校领导纠了偏,重新强调要加强基础课教学,恢复了各基础课教研室;取消了“十大技术”,恢复普通物理课与普通化学课原来的教学大纲和学时安排。我校还成立了基础课教学部,统一领导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电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画、外国语、体育九个教研室。
       1961年底至1962年初,高教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工科物理教学大纲修订会,委托上海交大负责会议的事务工作。开会和膳宿地点都在锦江饭店,这个饭店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宾馆。不过我们是住在侧楼,客房较次;高级客房在主楼,当时常用来接待外国贵宾和中央首长。开会和膳宿地点安排在锦江饭店,表明了高教部对这次教学大纲修订会的重视和对与会代表生活的关心和照顾。
       大工派我前去参加这次教学大纲修订会;因那时教研室主任王志符老师生病休养,又因教研室刚恢复,事情多,致使教研室副主任朱竹林老师离不开,便派我去。高教部派来一位联络员,协助工科物理教学大纲修订会成立了领导小组,来领导修订教学大纲的业务工作。高教部派来的联络员,就是参加过1954年大连教学工作会议的沈同志(恕我忘记了她的名字,后来听说她调往福建工作,没有再见过她)。我似乎记得,领导小组的成员仍由上海交大、同济、浙大、清华、哈工大、大工几校(均曾参加1954年大连教学工作会议领导小组)的代表组成,内有上海交大物理教研室主任程守洙、同济物理教研室主任江之永、哈工大物理教研室主任洪晶。浙大、清华参加领导小组的成员是谁,我已记不清了,估计不是教研室主任就是副主任。大工由我代表参加领导小组,那时我还不是教研室副主任(两年后才被任命),在领导小组成员中,我最年轻、资历最差;让我参加领导小组可能是由于:1、大工也曾参加1954年大连教学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又是高教部直属重点大学之一,2、沈同志的推荐,在1954年大连教学工作会议中,我曾协助她工作,合作得很好。
       1958年以来,在“大跃进”的同时,全国各高等学校也都进行过教学改革,物理课受到的冲击最大。这次修订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得失,研究如何重新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参加会议代表的主导看法大都是否定“大跃进”以来对物理课的一些改革,强调学习基础理论的重要,很多代表还主张增加物理课的学时,多讲些近代物理知识。这次会议对纠正1958-1961年的教学改革对物理课的过‘左’教改起到了作用。可是,由于极左’思潮没有根除,到了“文革”期间,物理课又遭受到更为巨大的‘教改’冲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626-327285.html

上一篇:在什么条件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才适用?‘光速’粒子有引力质量吗?
下一篇:正确理解狭义相对论(一)---质量、能量不相互转变,也不合二为一
收藏 IP: .*| 热度|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