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tuo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基层教研人员是中国最大的科技资源
热度 1 2009-11-24 06:02
国共内战,毛润之的“小米加步枪”何以在短短的三年内完胜常凯申的“飞机加大炮”?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亿万农民——这个当时中国最大的战争资源。有了农民的支持,共军可以“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施行“农村包围城市”,“靠小推车推出胜利”;因为农民的不支持,国军只能龟缩在城市,走出城市连生存都成问题, ...
个人分类: 未分类|7747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1
好导师不怕研究生抄袭
2009-11-22 06:57
科学网上有关于研究生导师“两怕”的讨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2748),两怕之首是怕研究生抄袭。我对此有所不解,撰文释之。 我以为研究生导师最要紧的素质之一是带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走在其学科领域的前沿。这样的导师及其团队骨干对所在学科的前沿性研究有相当的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80 次阅读|6 个评论
看病贵的原因不在医药
热度 1 2009-11-20 04:28
中国民众看病贵的原因不在医药,而在全民性医疗保险体系的缺位。 事实上,中国医与药的价格极低。不但绝对价格低,而且比较其他行业的相对价格也低。比如,割阑尾手术的价格为230元,而年轻女孩在美容院染发烫发一次的价格为400-500元,“手术刀不如剃头刀”的现象依然延续。药物方面,新药研发的成本十数倍-数十倍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目标问题在哪个学科,就在哪个学科出头
2009-11-16 06:13
不久前武夷山感叹跨学科研究难。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489 我写了《跨学科研究的精髓是科研思路而非组建大团队》一文回应。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820 今天又读到曹广福相同的感叹 ,我就换个说法再写几句。 http://www.sciencenet.c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50 次阅读|3 个评论
你是专利发明人吗?
2009-11-9 19:13
科学网上见到专利发明人数少于共生论文作者数的讨论。其实这个差别很正常。理由在于:前者必须是对发明有创造性贡献的人,而后者是对研究成果有贡献的人。比如,一个人参与了一项研究,查找了大量文献,根据文献的(而不是自己的)方法解决了研究中的问题,并且实施了实验,那么他/她一定应该是这项工作成为论文的作者,但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周济最失人心之处在于强化了教育界的官本位
2009-11-9 16:50
周济部长下课,业内评论如潮。贬者大批其在部长任上瞎折腾,劳民伤财。主要例证是本科教育评估。褒者针锋相对,指出周部长干劲可嘉,本科教育被“大项目”、“大科研”(其实是大经费而已)冲击多年,早该整顿规范。依我看两者都没说到点上。周部长最失人心之处在于强化了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上面对周济的正反评价的内容本 ...
个人分类: 未分类|6404 次阅读|9 个评论
“国际评估”可成为伸张科学的机会
2009-10-29 12:04
看了王德华老师关于国际评估中报告不理想的心得和吴飞鹏老师不看好国际评估的留言,觉得是个阐明道理的好机会,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感到这一经历可以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应答两位老师不同的体会或观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5840) 我学院去年经历了国际评估。刚刚接到校学科发 ...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56 次阅读|5 个评论
什么样的华人学者适合回国?
热度 4 2009-10-26 11:11
近几年,海外华人学者回国是国内学术界久议不衰的话题。有人从作为中国人或华人的使命感论及全身心投入的必要;有人提醒国内学术界凶险的现状;有人在国内现行环境下如鱼得水;也有人从十一楼跃然而下,为自己的归国选择划上悲壮的句号。林林葱葱,这一切何以发生?形形色色,怎样的人才适合回国?让我们试着道来。 商学 ...
个人分类: 未分类|7588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4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