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zhuzait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zhuzaitian

博文

读嵇少丞博士《日本地震会影响中国的地震活动吗?》有感

已有 4218 次阅读 2012-4-10 08:34 |个人分类:地震地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日本地震, 郯庐断裂

 今日偶尔阅读了嵇少丞博士《日本地震会影响中国的地震活动吗?》一文,对文中将郯庐断裂带的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以及日本海沟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深表赞同。

       地震,让人谈之色变的两个字,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达几百上千次,但根据目前的技术手段,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这使我们对它更加恐惧,但对于地震的形成机制的研究从未松懈。

       由于地震发生的周期极长,短则数百年,长则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规律难以把握,再者地下构造复杂,以及板块的运动规律难以精确;使之我们至今还未揭开地震的神秘面纱。

       在之前的研究中,当地震发生,我们过分关注于地震周围局部的构造分析,忽略了可能存在的间接成因, 嵇少丞博士从宏观出发,将地震与构造、板块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开阔了我们的思维,也为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地震、研究地震提出了思路。

      由于笔者山东人,对于存在于省内的这一条郯庐大断裂更加关注。

      郯庐断裂并不仅存于郯城与庐江之间,向南到湖北省长江北岸的武穴,向北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宿松、潜山、庐江、嘉山,江苏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进渤海,然后过辽东半岛,穿过东北三省去了俄罗斯。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 千米,宽几十至200千米,总体走向北东10-20度。现今的郯庐断裂水平滑移速率约为2.3毫米/年。

      历史已经证明,郯庐断裂具有启发巨震的能力。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在山东省郯城和莒县之间一带发生8.5级大地震。这是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上的一次特大地震,也是中国东部迄今为止最强烈的地震。此外,仅全新世以来郯城和莒县之间的郯庐断裂带上,至少还有另外三次大于或等于8.0级的古地震。为什么这个地区多次发生大于或等于8.0级的巨震?肯定这个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条件。我们认为这个特殊的条件就是强岩,只有震源区有强岩才能产生强震。郯城和莒县之间的地下正是高强度的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如长英质片麻岩、花岗岩和榴辉岩等。在郯庐断裂的某些区段上,已经很长时间处于闭锁和弹性应变能积累阶段(地震空区)。众所周知,巨震总是发生在本该活动而又长期未活动的地震空区。

  

东亚地区活动构造简图。箭头代表各地块运动方向,箭头中数字代表构造逃逸的期次。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向运动的平均速率约6-9厘米/年,日本海沟向外海的迁移速率约2厘米/年。

      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和日本的海沟也同属于一个地质构造系统。仙台以东的俯冲带过去闭锁了近千年,那是因为它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绊脚石或无法克服的巨大阻力,在这个时段内应力逐渐积累,直到2011年3月11日,应力终于达到斩断绊脚石的程度,岩石破裂或摩擦失稳、断层滑移,于是该构造体系又进入新一轮的活跃期。因此,对中国东部特别是巨型的郯庐深大断裂带的地震活动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某区域或某条断层,而应把日本海沟、俯冲带作为整体的、统一的“一盘棋”看待。要研究地震在这盘“棋”上跳跃或迁移的规律。同一条断裂带上地震的“迁徙”实质是构造破裂的定向延伸,而地震跳跃于同一系统的不同断裂带实质是构造应力在不同地块之间相互传递。(引自嵇少丞博士《日本地震会影响中国的地震活动吗?》)

随后,笔者对近期我国以及日本海沟附近发生的几次地震,进行了整理:

         3月21日 ,山东省海阳市,发生3.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00度,东经121.05度。

         4月4日,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与沈阳市市辖区交界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4月8日,淮安市金湖县发生 3.6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无独有偶,在3月14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两次6级地震,3月27日,发生6级地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三次地震的位置,均分布在郯庐大断裂附近,沿断裂延伸,这三次地震是否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又是否与日本海沟的运动有关?笔者仅仅是猜测,具体还需地震监测部门的进一步研究。

       而对于日本海沟的运动与郯庐断裂的活动关系,此前已有人对中国东部地震与日本海沟地震的相关性做了初步分析。一般认为,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俯冲带的地震活动随时间发展起伏的特点很相似,地震活动段和间震段亦一致。两者的关系虽然复杂,但也是彼此促进、相互连锁。2011年日本大地震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以及近期发生的地震是否之相关,日本海沟的板块以及地震活动,是否会对中国东部特别是郯庐大断裂产生影响,还需要更多的地质工作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笔者仅仅是有所感触,提出一点思路,希望地质同仁,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讨论和研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4332-557418.html


下一篇:宁静而致远
收藏 IP: 60.214.67.*| 热度|

3 许培扬 wwsoul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