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封闭太久的国人看到了国内外巨大的差异。学习外语成了了解世界、追赶先进、改变自我的必需。但外语教学可能好事做的过了头,使90%不需要英语的人逼迫陪10%需要英语的人学英语,实在是得不偿失。
过英语四级,是许多大学学士学位的授位甚至毕业条件之一。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至大学毕业,至少花了16年时间学英语。到头来许多大学生既不会说也不会写英语。为学英语,许多人耗时耗财无数,却终生未能发挥效用。还有比这更大的浪费吗?掌握英语是否每个人的生存生活必需?如果不是,那什么要强迫人人学英语?把学习英语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选项提供给想学的学生学不是会更好吗? 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使90%不需要掌握英语的人逼迫陪10%需要掌握英语的人学英语。
两个可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1)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风云人物,祥生出租汽车有限公董事兼经理周祥生只读了三年私塾,因在常有外国人关顾的饭店当侍应生而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2)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益川敏英不会说英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2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