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体验了一把“爬山”

已有 4415 次阅读 2013-12-8 11:52 |个人分类:旅游相关|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秋天, 杭州, 爬山

         绝大多数人应该都爬过山,当然如果你文雅一点,你也可以说“登山”。不过偶这次体验的却是别样的“爬山”。秋天的时间总是很短,而这几天是秋色最好的时候,于是登山协会又安排了一次活动。但这几天杭州的雾霾几乎到了爆表的程度,所以最终参加的人并不多。偶因为双十一的时候女儿为我抢了一部红米手机,想去试试手机拍照的效果,看行程感觉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便不顾死活还是去了。谁想雾霭还在其次,这个爬山的过程真可以称得上死去活来。  

       走到原定的上山路口被告知,中铁四局在前面有工程,把我们的上山路封了。当时以为是修路呢,还奇怪,铁老大居然还干修路的小工程,后才知道原来是挖隧道。我们的领队是个驴友,于是带着我们在一片种着茶叶的山上绕来绕去,都是采茶人走出来的小路。这种路我实在是不会走,便边走边抱怨中铁公司,怎么就找这个时候来挖隧道呢!同伴一面保护偶一面还安慰偶:快了,马上就要走完小路了,前面就有台阶路了,不过那小路真是没完没了啊!没想到的是,千辛万苦翻过一座山,原想吃点饭休息一下再爬另一座山的,却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只好到山的那一面去吃饭。可到进山的路口却被告知,还是中铁四局在前面放炮封了路,原定的路又不能走了。

       这个讨厌的中铁四局,好像与我们有仇啊!一行人又开始在无路的山上走。想不到这条路却比前面难走多了,不仅又滑又陡,地上的土还不实,踩上去连人带土会一起往下滑。偶一直就比较怕没有台阶的山路,在这样的路上简直是要了命,可怜却是在半山上进退两难,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好在有两个小伙子一个前面拉一个后面推,偶自己基本上是四肢并用,连滚带爬走完了那其实并没路的山。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起互相取笑,说今天算是真正的爬山,都是手脚并用“爬”的山。想想中国的语言文字真的很形象生动,现在回忆一下那个“爬”的过程,发现其实人做这个动作远远没动物们娴熟啊,但以后知道了,登山和爬山是不一样滴,这两个字可不能用错。这可不是语文老师能教会滴,是用自己的汗水和亲身体验学会滴。

         山脚下,还不知道前面没路呢,兴冲冲地试用手机拍着照,还是很不熟练。雾霭很重,天上挂着的太阳看上去就像月亮。可惜用手机拍的两张太阳都没拍好,一片模糊。总的感觉,手机不是拍照的好工具,大概也就是方便随身带着算个优点。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色彩很丰富的,但雾霾中一切都只能欣赏朦胧美了。这个时候还在欣赏呢,爬山的时候可就根本顾不上了。

          翻过一座山才顾得上拍照,随手拍了一丛杂草,不过还有点秋意。

       刚到这片茶山还兴高采烈的感叹好漂亮好壮观,没想到马山便有一段艰苦而狼狈的路程要考验自己呢?

       路上实在没有多少时间想到要拍照,其实也腾不出手来拍照,一个手拄着登山杖,另一个手或抓住能抓住的树枝野草,或抓紧前面同伴的手,这个过程绝对是四肢并用。最后在吃饭的地方照了几张还能称为秋景的照片,不过那个时候两条腿已经像棍子一样了。

       今天早上赖到现在刚起床,发现不仅腰酸背痛,四肢真的全都酸痛无比,都是“爬山”滴功劳啊。。。。 翻看一下手机上的照片,大多废了,挑不出几张好的。昨天晚上很虚心地向女儿请教了一下,又被鄙视了。但愿以后技术会有所长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474-747931.html

上一篇:重温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下一篇:愿歌声能把雾霾唱走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32 陈楷翰 魏东平 罗帆 张忆文 李学宽 赵序茅 李宇斌 刘艳红 曹广福 陈小润 李伟钢 陆俊茜 刘立 徐迎晓 燕文韬 陈安 武夷山 孟津 张永祥 jianhuiy wyhzj JIANHUN pingz1117 ztanztan HANGQING lihuas421 bingqc yuweihong zyp321 aniuaniu xyxy220 RockCyc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2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