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庚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shu 生活及时政杂谈

博文

参加研究生导师培训 笔记

已有 3171 次阅读 2012-4-20 18: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欧洲的学术构架为:学术带头人A------>直接导师B、C、D..-------->研究生1、2、3、....
美国的学术构架为:导师-------->研究生1、2、3、....
中国 中科院一般为欧洲构架,大学一般为美国构架。

学生的直接导师应该除了指导学生,还应该亲自做实验,写文章(每年2~3篇)
只有亲自做实验,才能知道学生在做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判断学生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指导研究生的体会
1. 强化专业知识训练;
2.参与文献研读;
3.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参与做实验更佳;
4.每月总结报告;
5.组会讨论。

以上非原创,为培训摘录。

王鸿飞 死了这条心吧!好导师才不会替学生拼刺刀

2010.03.02

因为很多学生希望导师能替自己拼刺刀,所以这几天好几个人在讨论导师拼刺刀的问题。

饶海《导师们该不该上阵拼刺刀?想不想上阵拼刺刀?》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835

韩健《不做实验的老板和不拼刺刀的将军》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85

盖鑫磊《导师(老板)一定要亲自做实验吗?》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271

我的建议是:别白日做梦了!导师才不会替学生拼刺刀。不仅如此,导师还会用刺刀逼着学生冲上去拼刺刀。

前几天国外的一位同事给我说,他问秘书如何找一个东西,秘书告诉他之后说自己立刻就会去帮他取回来。他说;算了,又不远,我自己去吧!秘书说:那哪儿成呢!您的时间那么贵,就算只花半个小时去做这点事儿,也够我做小半天事儿了。

那个秘书说的是不折不扣的事实。那个同事一个小时大概值150美元,那个秘书一个小时大概值30美元。

我做研究生的时候,实验室打印机坏了这种事,都是学生自己赶快想办法修好了事。我在做导师的时候,实验室打印机坏了,有学生打不出东西,居然会跑来问我知不知道打印机出问题了怎么办。我就给学生讲:我可不是您的秘书,如果我有时间管你那点儿屁事,你还不如去买个新的。

自那以后,打印机就很少坏了。

有一次一个来访者告诉我,说他从某些人那里听说我不会做试验,连激光都不会调,学生调不出激光,我也不帮他们。我说:我要是去帮他们,那他们大概一辈子都不会调激光了。

时常有学生很长时间激光调不出来,我知道自己亲自上阵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搞定,但是我觉得他们当时只要再多一点耐心应该就可以搞得定,我最多帮他 们出出主意,是不会亲手帮他们拼刺刀的。当然,如果某个学生激光调了很久调到半夜也搞不出来,我有时候还是会主动去实验室帮他们的。

好的导师,宁愿背着不会做实验的罪名,也要让学生学会做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管导师会不会拼刺刀,老去帮学生拼刺刀从来不是培养学生的好方法。自己不硬着头皮去拼刺刀的学生,也从来做不了好学生。

实验室的有些事情我是做不了的,比如说编实验控制程序,我只懂得一点皮毛。因为自己在做博士的时候因为没有太大的需要,所以没有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除了一些原理性的知识外,这方面我真的不太懂。结果,实验室有几个学生在这方面还真不错。

我做博士的时候,导师从来没有到实验室来帮我做过试验。但是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他都在反复帮我做实验,不放过任何实验细节。开始的阶段有时候会回 答不出他问的实验细节问题,还发现他眼中有得意的神色,就会非常火大,觉得导师不帮忙做实验还要故意刁难自己。不过,这样子下来一两年,实验室的东西就真 的很少让他老人家问住,他也就开始不怎么问了。

自己做了导师,也发现自己的不少学生经历同样的学习过程。

事实证明,对于自己实验室的事,自己不是不懂,而是太清楚了。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做出不少人觉得困难的实验。

有一次一位国外的教授当着她的学生问我:你是如何说服您的学生把那个困难的实验做出来的?

我说:很简单。学生当时告诉我这个实验很难做,我就说:‘我知道这个实验很难做,但是不做又不能回答我们遇到的重要问题,再难做你也一定得做。如果 你不做,我就换一个学生去做。如果是在战场上班长让你去炸碉堡,你要是不去,班长就会把你就地枪毙,让另一个人上去。如果最后所有的战士都死光了,班长自 己上去。好在做实验不会死人,你还是从了吧。’于是他很快就把实验做出来了。

这个教授转过头去对她的学生说:You guys hear it? I will do exactly the same next time.

所以,导师不仅不会替学生去拼刺刀,而且还要会用刺刀逼着学生往前冲。

事实上,导师会不会拼刺刀不重要,因为本来就是应该是学生去拼刺刀。

记得十几年前以为在国内读完博士的朋友告诉我说,他在国内做某个题目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建议放弃换个题目,导师往往也就很开明地选择放弃而换个题 目。结果他们常常发现很多放弃的思路在国外的实验室就获得了成功。他到了国外才发现,国外的实验室常常不会轻易放弃困难的问题,对于未知的问题更多的时候 是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进展的方法,所以成功的机会更多。他得出结论说:这说明国内的导师思路还是不够清楚,功夫还是不够深。

实际上我的答案很简单:那样的导师原则上没有受过,或者没有受到足够的博士训练。他们的题目大概都是看文献或者出国开会时候捡来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英文有句谚语,叫做: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

有个德国科学家用英文告诉我,德国有句话叫做:You have no choice, so you must choose.

下过象棋的人都知道,卒子只能不停地往前拱,不能往后退。如果真要退过乌江,还不如象楚霸王一样自刎算了。

这连李清照都知道,不要说你不知道。


导师(老板)一定要亲自做实验吗?  

2010-03-06 23:47:01|  分类: 读研之路(推荐) |字号 


师父领进门与拼刺刀

最近,关于导师(老板)要不要下厨的问题先后看过好几篇文章,刚才又看到鸿飞兄之大作:死了这条心吧!好导师才不会替学生拼刺刀(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994)。对鸿飞之言我是赞同的!

作 为一个成为研究生导师的中年学者,到底该如何面对研究生和实验,确实是个问题。一方面我很羡慕也很佩服一些自从有了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进实验室后就基本上 不做实验的,暂且不管所从事的研究以及成果如何。另一方面,我又深为没有更多时间进实验室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遗憾。

作为导师,确实不应该为研究生去拼刺刀,而应该如鸿飞所言,以真正达到培养之目的,尽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如果徒弟打不过而师傅赤膊上阵,仗是打赢了,徒弟可就难出师门了,更不用说出于蓝了。

毕 竟研究生不是本科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经历。即时本科生阶段和研一这种经历很差,很多具体的实验室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学习和热情帮助师兄师姐以 及与同级同学相互交流可以学到的,更有一些是可以通过认真阅读相关实验指导指南等可以解决的。鸿飞博文中所列之例,确实存在于实验室中,也确实不应该由导 师或者老板亲自出马。

但 是,作导师,犹如为人父母,此中苦乐家家各异,毕竟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为人父母者,至少希望孩子能自立自强,而且绝大多数孩子也实实在在能如此。但 面对不能如此者,怕真的是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了,有时候父母恨不得自己去替孩子……。所好之处在于研究生录取有所不同于生儿育女,但复试过后,也不 等于全为免检产品,更何况那不是产品,而是出于变化的社会中成长的人。如果是成长,那还好点,但就怕不会成长,……。更不用说那走过场式的复试了,真有点 如产前检查。如果不尽人意,倒是处理掉还是不处理掉啊……

说来倒去,作为导师,确实应该只能做到师傅领进门,而研究生修行怎么样,那就全看其自己了,导师不应该为研究生去拼刺刀。

当然名校出高生,名师出高徒。不名不高者,那也就别勉为其难,面对现实尽培养之心就是了。如此看来,作个导师不易,作个好导师就更难了。也许要从根上来做起,首先要宁缺毋滥的录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会不得不为研究生拼刺刀!

但 是,作为一个从事实验科学的研究人员,那真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在实验台前。或者从事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研究,或者为以后研究生选题的实验开展一些技术性的 探索,这是完全必要的!当然,也可以和特定的研究生共同开展一项时间性强的重要研究,达到攻关之效。尤其是还算年轻的老板,肯定只能通过自己的亲自下厨, 才会做出一盘色香味俱全而又别具特色的美味佳肴。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比较重要的课题都是自己亲自完成的,研究生选题做一些新方向的铺垫和探路!但今后可能 就要慢慢扭转过来了,以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但 是,做了导师当了老板,那就不单纯是一个做实验的高职称人了。更不同于居家过日子中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劳作拿回钱能买来油盐酱醋米面菜蔬就可以了。成了这 个实验室的主人,实验室能不能有钱运转,可能是眼下所有老板最为关心和头疼的事情,那些吃皇粮的除外。最近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老板在黑天混地的写本子以求 高中基金,无论是求重大重点,还是谋面上地区……。真是年初忙申请,年末忙总结。更不用说还要上课,要应付此起彼伏的检查评估报告和考核汇报等等,我戏称 我成了高级秘书了。没有钱时愁钱,有钱了愁成果。作为研究生导师,刚刚忙完申请,又要忙学生毕业论文的修改和答辩等等。刚刚忙完这一拨,下一拨的发表文章 又等着。要是好文章那还算烧了高香,而面对不入流的东西和学生必须毕业的现实,那确实是真难面对……

作为导师,有点像家长。作为一个实验室的老板,那真有点像小人国的国王了。这个时候的国王简直就有点是真正的万能公仆了,身兼财政、外交……等等所有部局之长于一身。

再则,不同学校的导师,不同实验室的老板,面对研究生和科研的处境也不相同,面对不同的研究生和不同的科研课题的处境也不相同。因此,导师应该怎么样,科研到底怎么做,也是千差万别……

哈哈,到此刻,我都不知道该不该为研究生拼刺刀了,也许到了该拼的时候真不得不拼。我想这就要看研究生是怎么的做研究生,做研究是怎么的做研究,研究课题是怎么的研究课题,导师是怎么的做导师了。

不应该的事情很多,应该的事情也很多。关键要看面对什么,关键要看怎么做人!!!对我这般的有些人来说,做人难,做导师更难,做老板难上加难!

但愿我能多做应该做的事情,少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实 实在在说心里话,就如同父母一样,真希望教会孩子牙牙学语和站立起来能走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耍去,而不要总是要大人拉着手……,谁不想要这样的孩子 啊!毕竟,大人还有大人的事情,甚至是更重要的事情!也许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大人就是为孩子活着!但是,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可不只是单纯的培养研究生 啊!!!孩子,你能自己走就自己走啊跑啊!多走走多跑跑,长大了哪里都能去!)

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9940

 
不做实验的老板和不拼刺刀的将军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老板自己不做实验,脱离现实,没有水平。还说“研究生的目的就是把老板培养成院士”,好像只有那些亲手做实验的老板才真正有本事,值得佩服。

的确,很多诺贝尔奖获奖者都是自己做出来的。比如以前提到过的Oliver Smithies博士,就是坚持自己做实验,而且非常享受那个过程。

不过,据我所知,象他那样亲自做实验的老板很少。很惭愧地说,我都不记得我最后一次动手做一个完整的实验是那年那月了。可是我们实验室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我设计的,有问题也都是我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有一个得力的研发团队,的确能把老板养懒了。

可是现在不做实验不等与从来都不做实验。我做研究生的五年,有四年多是日日夜夜泡在实验室里的。那不下一万个小时的磨练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是现在指导实验的本钱。

将军不在战场上拼刺刀,但是有几个将军没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流血流汗过?

我小学的时候学习打乒乓球,教练是当地有名的白老师,他培养出无数包括我姐姐在内的省队,解放军队,乃至国家队的队员。可是如果真的动手打球,我们学球一两年的小孩就可能能赢他。但是没有人敢不尊重他。

做研究生的,博士后的年轻科学家可能掌握了最新的技术,因此有些就骄傲起来。好像老板拿的钱都是靠我做出来的,老板就会写,有network,没有真本事。

老板的本事到底如何衡量?

一 个实验室的老板就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他(她)要有战略远见,还要对新技术敏感;对行业进展了如指掌,知道竞争对手的进度,还能纵横联盟建立合作网络; 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研发资金,他还要多读,能写,能讲,能跑,能忍,能听,在中国还要能喝。他要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实验的结果,而是这个实验和行业的 接 轨,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位置,日常实验进度对明年,乃至三五年后经费的影响。

 “跑钱”,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老板的责任。不过,是先有科研方向,有创新思路还是先搞钱?有创新本领的可以少“跑”,甚至钱能“跑”到他的手中。衡量一个社会对科学重视的程度就是科学家们能有多少钱;而衡量一个体制合理程度就是有“钱”往有能力的人那里跑的几率。

真正有本事的老板要有独创的想法,还要有能力实现战略目标。创新团队好比大风浪中的打渔船,船长要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有饭吃)的同时,还要找到渔群,让大家出海一趟满载而归。

下次在抱怨老板的时候,能否也为他想想:他容易吗?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今天的研究生,博士后,可能就是以后的老板。在抱怨老板的时候是否想过如果换成自己能否真的就做得更好?全面衡量自己,才会有进步。 

本文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85 

 

导师、老板与拼刺刀

刚刚看了关于导师是否“拼刺刀”的话题,很有感触。作为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协助带研究生),觉得下面的知识对我比较有用,罗列如下。

1. 老板是整个创新团队的灵魂:他的要求应该是:有战略远见,对新技术敏感;对行业进展了如指掌,知道竞争对手的进度;能纵横联盟建立合作网络;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研发资金,还要多读,能写,能讲,能跑,能忍,能听,在中国还要能喝;

2. 真正有本事的老板要有独创的想法,还要有能力实现战略目标;

1,2条参见韩健先生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85

3 .别白日做梦了!导师才不会替学生拼刺刀。不仅如此,导师还会用刺刀逼着学生冲上去拼刺刀。

4. 导师原则上应该受到过足够的博士训练。

34条参见王鸿飞先生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994

下面是我自己的想法。

5. 老板是从基层干起,从拼刺刀杀出来的;    对我来说,意味着自己要花很大精力来拼刺刀。

6. 一个团队应该是分梯队,有拼刺刀的(前线),有管理拼刺刀的(二级指挥、也要拼刺刀),有秘书(杂事),也有老板(一级指挥,基本不拼刺刀);    对我来说,要在拼刺刀的同时,向二级指挥靠拢。

7. 导师和老板要有区别。建议导师先把自己列为二级指挥,成为老板后一定要有二级指挥配合;如果团队中一二级指挥合一,那么偏重于一级指挥;对我来说,一级指挥虽然遥远也要成为目标;

8. 老板必要时也学学李云龙,拼一下刺刀,应该对团队都有好处;  对我来说,这是必须的。

9. 老板的必要条件,参见韩健先生的1,我觉得很好的沟通手段和领导力也是必须的;  对我来说,需要学习和做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10. 每个人,包括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要有成为老板的想法和实践;这是我的想法。没有团队是很难完成自己的想法,所以智商与情商并行。

 

本文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276 

 

导师(老板)一定要亲自做实验吗?

 

看了韩健老师的博文“不做实验的老板和不拼刺刀的将军”(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985)后,颇有感触,在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当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指出实验科学中,有多少百分比的教授(副教授,助教授)还能亲自做实验,不过我认为,即使能有1%我 都会感到惊异。不亲自做实验的老板应该是学术界的常态。为什么?因为老板在一个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就像韩健老师说的,“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灵魂”,是运筹帷 幄的大脑,而不是操作的手,本来的设定就不是去做实验的。学生不应该要求老板知晓所有的细枝末节,因为这是学生这个角色的任务,学生才应该是操作的手(当 然不是让你不要思考)。

不过也得承认,有些抱怨也不无道理,至少只会吹牛,一味瞎指挥的主,在国内的学术圈里绝不算少。不过,做学生的需要记住一点,不管导师对你的课题是否精通,仅仅抱怨永远是无用的。

我 在瑞典读博的导师是年过花甲的教授,身体不太好,除了有教授来参观,他几乎从不去实验室,但这不妨碍他指导我们。实验不好做的时候,也有人抱怨老板只会催 促,自己不做不知道实验有多麻烦。依我看来,老板是很清楚的,之所以仍然施压,这只是一种管理艺术,试想如果老板跟你讲我知道这个实验很难做,很难成功, 这对你不是一种同情,相反是一种“打击”,让你预先就丧失了信心,何谈好成果?

我 自己刚读博的时候,任务是研究一种电解技术,这种技术没有前人尝试,实验室也没有相关基础,摸索了很久也看不到想要的结果,郁闷彷徨抱怨也是难免的。但 是,老板一直很乐观,坚信方法思路从理论上是正确的。最终我的结果证实这个方法的确是可行的,虽然结果称不上很漂亮很完美。

而我现在的博后老板,身兼三个系的教授,还做三个中心的director,行政事物繁杂,实验室也是从来不去的。看起来,似乎跟真正的学术脱节了,我们一般2-3个周才talk一次,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但是他对你的研究走向了如指掌,我在计算模拟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应该做哪些努力去克服,他都能给出很有效的指导,虽然他不需要亲自去做(他自己以前做过统计软件的程序设计。)

我想,这就是老板应该做的,他的心里有一张full picture, 这些愿景也是老板们找钱的泉源。他知道路该往哪里走,知道该怎么走,但是这个路应该学生去走,也只有走得多了(甚至走了不少弯路),你才能在将来自己走路的时候有足够的决断力和方向感。

这是我的理解。

本文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271 


导师亲自做实验和亲自指导(培养)学生都很重要 精选

已有 3201 次阅读 2010-3-2 22:43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将此文修改了一下,将转载改为原创了。特此说明。)
这 几天偶尔看看科网,读到几位老师讨论导师是否需要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话题。说心里话,如果真的喜欢做科学研究的话,任何时候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体会到那种 发现的快感。当然,当今情况有各种复杂原因,包括研究生数目、研究经费多少、考核评价方式、论文数量的角逐,甚至评奖、晋升等等,已经很难让一位学者悠闲 地享受那种纯朴的科研的快乐了。如果真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痴迷程度,估计很快就被晴天霹雳震醒的,意味着很快就被淘汰出局了。看看周围就知道了,本来科 学家的那点智慧已经被管理者们充分调动起来了,在获取经费的道路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国家的各种特殊政策和人才计划又进一步刺激了不同人群的敏感神 经,真正用在科学发现上的智慧已经不多了。由于部分人只知道数数和计件,那么科学发现的快感已经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现成的果子了,甚至是荣誉了,这样研究 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不管研究生们采集的是青涩的果子还是熟透落地的果子,亦或是刚熟透的果子,统统可以计数,以获取那些廉价瞬时的荣誉。这就使得科学研 究这个职业过于功利化了。本来,导师自己享受到的那些快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当了导师,引导着学生一起继续享受这个过程,学生从中体验和长大,然后代代 相传,事业永恒,探索不断。可是... ..
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学者到了一定程度(年龄)、做了导师后,有责任将自己的智慧和领悟传给后人,有责任扶持后人,培养后人。个人发展很重要,只考虑个人发展,不培养人才,也是个问题。
 
现实就是现实,不能逃避的,人在江湖,很难左右。记得研究生数量少的时候,与研究生一起实验是很自然的事情。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时常在旁边看看,也是很平常的。但是,现在每年2个左右的学生,已经感到很难对每位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了,只能尽力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尽力能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数据。所以,有些时候的确十分想亲自做点实验。再有,导师们能坚持追踪和阅读相关文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几年前(2002年?),读到韩启德先生的一篇文章,他呼吁中青年学者要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实验台上。今天在我的计算机上找到了当年保存的这篇文章,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也赞成,年轻学者不要太早当甩手掌柜,那样对于个人成长没有好处。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日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腹中空空的人,面对聪明的学生是没有底气的,当然也是难为人师的,“学为人师”不容易。
 
(王德华 2010.3.2
*****************************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台旁
韩启德
 
当前浮躁的学风有其社会基础、历史、思想与制度根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克服浮躁学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眼前一点一滴做起。在此,我仅提一个倡议,就是: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台旁
 
我 遗憾地看到,有相当一批中青年学者过早地离开了实验台。我们有些留学回国人员,在海外取得学位,完成了博士后的训练,在回到国内的实验室后受到很大重视。 学校为他们提供实验室条件与启动基金,给他们配备助手,在招收研究生方面也给予倾斜。他们很快,并且自认为理所当然地当起了老板,而老板的 任务似乎就是去定计划、争资金,作报告,指挥学生,修改论文。他们越来越少甚至停止亲手做实验。实际上,不仅是留学归国人员,我们不少完成国内博士或博士 后学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没有研究生干活无法进行科研。这股风似乎越来越盛,学者们在实验台旁的时间越来越少,离开实验台时的年龄越来越 早。以致在不少实验室里,好像永远只看到研究生在工作。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回 顾科学史,绝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科学家在亲自实验中得到的。而这些意外所见只对有准备的头脑有意义。本人不亲自做实验,不亲自观察,很多这样的机会就 会白白地丢失,这是其一。自己不亲手做实验,实验技术就越来越生疏,当下属或研究生在实验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就不会有能力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 是其二。最后,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长期从书本到书本,从数据到数据,就会对科学问题失去直觉和灵感,创造力将由此枯竭。回忆我自己的经历,最具创新力、 最出成果、效率最高的时期,是我带领少数几位年轻人并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几年。环顾周围,也大致如此。
 
如 果扩大到临床领域来看,道理也一样。记得吴阶平院士曾向大家介绍自己学习临床的经验。他在年轻时,对每一位阑尾炎病人,从术前病史、症状、体征、各类检 查,到手术过程,到术后病理检查都作详细记录并仔细琢磨,他发现没有一例病人是相同的,从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当年肾结核病人很多,他也坚持这么做,最后 发现一侧肾结核可以引起另侧肾积水,这一发现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过 早离开实验台,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基金申请过程繁复,得到基金后又有搞不完的检查、评审与写不完的报告;刚刚得到一点成绩,又要求报 奖,层层报,重复报;科研资金管理死板,仪器试剂定购手续繁琐,杂事丛生;非业务会议过多,特别对小有名气的学术骨干,各种各样的会议数不清,道不明,推 不尽。种种事情落到一个人头上,剩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从主观上讲,还是一个对科学的追求问题。如果从事科研活动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出于对研究对象的 浓厚兴趣与强烈的好奇,那么外界干扰再大,也还是能潜心研究,始终不离开实验室的。
 
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在1918年北大开学典礼的演讲中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要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 错,我们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已经有一点资格了;但希望大家时刻不要忘记,我们要的不是资格,而是学问,而学问是需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做出来的。让我们大家多亲 自动手做些试验,多花一些时间与精力在实验台旁。这样我们的浮躁就会少一些,学风就会好一些,科学发现就会多一些,学问就会长得快一些,为什么不呢?
说明:上网搜索了一下,此文有多个版本,科学时报也发表过一个版本。时间应该是2002年前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017-561776.html

上一篇:“同志”称呼还能维持多久?
收藏 IP: 61.175.2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