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不只是削减氨氮,而是要削减总氮
小暮幸雄 2018-6-12 15:07
  在排水规定中,氨氮(NH4+-N或NH3+-N)被认为是最大的削减目标,但是如果仅仅减少氨氮的话,这并不是对水质污染最好的对策。大量氨氮成分的污水是由人类或家畜的排泄物形成的,直接流入河流或湖泊造成的水质污染。由此形成蓝藻类的营养源,消耗掉水中的氧气,变成贫氧状态,从而变成黑臭水。如果要把氨氮去除,由于好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44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全球变暖对策-5
热度 2 小暮幸雄 2016-3-28 08:33
温室效应气体缓和策略   要抑制温室效应气体的发生,降低大气中的浓度,需要知道温室效应气体的性质。在温室效应气体中占大部分的二氧化碳,由于会因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产生,所以需要减少其发生源的能源(发电、热、动力)、产业、运输、家庭等各部门中消费量的对策,再加上节能、碳固定等广泛领域的技术面及政策面的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5734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2
全球变暖对策-4
热度 4 小暮幸雄 2016-3-14 09:14
全球变暖对策- 适应   全球变暖对策大致可分为抑制暖化的“缓和”(mitigation)和向暖化“适应”(adaptation)这两个。对于人为的温室效应气体排出可采用缓和策略,而对已发生的现象采用适应策略。   缓和全球变暖是指抑制其起因物质温室效应气体的发生,消减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浓度。虽然现在也正通过各种各样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609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全球变暖对策-3
热度 8 小暮幸雄 2016-2-26 12:16
了解温室效应气体   温室效应气体是大气中通过吸收一部分从地表放射的红外线而带来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总称,包括对流层臭氧、二氧化碳、甲烷等,近年,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在京都协定书中作为排出量消减对象,并且被环境省掌握年间排出量等的物质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870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8
全球变暖对策-2
热度 1 小暮幸雄 2016-2-17 08:27
  地球平均气温不是稳定的,气温比过去降低称为冷化、上升称为暖化。地球气温和气候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气温的变化会引起雨量和风量等气候的变动,给地球上很多的事物和生物带来影响。而决定地球气温的最大因素是阳光,给地球带来热·暖、光等各种恩惠。阳光也不是稳定的,发光·发热的强弱和与地球的距离等可以改变其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5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全球变暖对策-1
热度 3 小暮幸雄 2016-1-26 12:38
  近年,夏天有巨大台风和暴雨造成河流泛滥和山体滑坡,冬天则有暴雪,好像几乎每年都发生自然灾害。从全球规模来看,世界许多地方都因大雨而引发水灾,而另有些地方却发生水不足和干旱的情况,两极化异常气象很明显。这些自然灾害全是起因于“水”,“水”极端的不平衡是其直接原因。而引起“水”不平衡的异常气象是因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732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水环境对策概论全文
小暮幸雄 2016-1-12 10:50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因河流湖泊等公共用水的水质污染而造成的环境破坏。特别是在成长显著的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都市的人口集中和工业化带来了生活排水和工厂排水量的增加,而由于污水处理设备和公共下水道设施等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所以污水就还没被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而导致水质污染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33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水质污染
热度 7 小暮幸雄 2015-11-26 15:46
  中国的水质污染虽然被各种报道,但其实态还藏在暗处。看到和听到的一般是因蓝藻等藻类的产生而被污染的河川和湖沼,其发生原因是由于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盐类的增加。程度不一的富营养化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但在中国发生的程度很不寻常,就好像在水上盖着绿油漆一样,使水腐败,不能再作为水资源用了。再加上流入未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396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7
大气污染-PM2.5
热度 3 小暮幸雄 2014-8-27 13:53
  中国的大气污染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在2011年末美国大使馆公布的PM2.5的高数值与中国环境保护部门的数值有很大差别,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那之后每到年末总会报道PM2.5带来的大气污染,北京、河北等东北地区因为视野不清,机场、高速公路的封锁频繁发生。去年年末,在上海周边的华东地区也发生了大量的PM2.5。 ...
个人分类: 一般介绍|46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4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