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cq45 心静似水,容纳百川;雨水交融,普天同乐

博文

按标题搜索
金秋校园巡礼(2):遍地黄叶白桦林
热度 2 2013-10-8 08:23
今天是十一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早晨天气还有些阴,中午就晴了。午饭后,看见外面蓝天白云,忍不住拿起了相机,来一个金秋校园巡礼。 在哈医大校本部和比邻的附属二院的校园里有几片白桦林。从家属区出来,到白桦林转了转,只见白桦林树上是黄灿灿的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65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金秋校园巡礼(1):山花灿烂蝶蜂来
热度 2 2013-10-7 22:31
今天是十一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早晨天气还有些阴,中午就晴了。午饭后,看见外面蓝天白云,忍不住拿起了相机,来一个金秋校园巡礼。 首先到家属区转了转。也许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许多人在房前屋后栽了不少鲜花,结果引来了许多蜜蜂和蝴蝶光顾,演奏了一曲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2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美哉戏水黑天鹅
热度 1 2013-10-7 06:54
这次重游太阳岛,看见了五彩斑斓的金秋,很是高兴!也有遗憾,就是往年满眼松鼠的松鼠岛今年却没有几只松鼠。还好,黑天鹅依旧在湖中游来游去。看见它们美哉悠哉戏水的神态,不悦之情就荡然无存了。 1 2 3 4 5 &nb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水阁云天金秋美
2013-10-6 07:01
水阁云天始建于 1980 年,主景采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凭水而建,分长廊、边廊、方阁三部分。水面上两层方阁, 54 个黑色贴面大理石柱,水阁云天广场铺设方石路,两旁林荫之下,设有 供游人乘凉休息的 石桌、石登、石椅。 “水阁云天”四个醒目大字,是黑龙江省原省长陈雷同志题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0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金秋太阳岛
热度 2 2013-10-5 23:32
今年十一国庆节长假,哈尔滨的天气一直不太好,不是阴天,就是下雨。今天难得,赶上个大晴天。为了不错过这个难得的好天气。我和老伴驱车去江北的太阳岛公园去玩。虽然太阳岛以前去过多次,但是在晚秋时节还是第一次。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叶黄枫红,芦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5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梦幻般的日月潭(7):从玄光寺远眺
2013-10-5 06:48
日月潭是台湾岛上唯一天然湖泊,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因此得名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八景之首,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这次来台南开会,我们花2个多小时游览了日月潭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2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梦幻般的日月潭(6):玄光寺竹林
2013-10-4 15:56
日月潭是台湾岛上唯一天然湖泊,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因此得名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八景之首,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这次来台南开会,游览了梦幻般的日月潭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8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梦幻般的日月潭(5):玄光寺
2013-10-3 22:34
日月潭是台湾岛上唯一天然湖泊,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因此得名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八景之首,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这次来台南开会,用2个多小时游览梦幻般的日月潭,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9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梦幻般的日月潭(4):远山云海
热度 1 2013-10-1 11:03
日月潭是台湾岛上唯一天然湖泊,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因此得名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八景之首,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8年前到台北开会时,我们仅到市区转了转。这次来台南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4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梦幻般的日月潭(3):木制栈道
热度 1 2013-9-30 08:18
日月潭是台湾岛上唯一天然湖泊,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因此得名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八景之首,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 8年前到台北开会时,我们仅到市区转了转。这次 ...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18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