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asha 科学学理论与政策;学术出版;学术评价;同行评议;教学科研等话题。

博文

22年后广西本土产生第二位全职院士当选有感

已有 3452 次阅读 2021-11-18 10:0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同事在微信群发了今年院士增选,广西大学王双飞教授入选。这是1999年广西大学郑皆连教授当选院士后,广西本土成长当选的第二位院士。中间隔了整整22年。

广西5000多万人,院士只有2人,主要原因当然很简单,经济落后则自然教育落后,顶尖人才涌现几率低。

百度了一下王双飞教授的简历:

2021.11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12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任

2013.04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07.05-2011.07 教育部糖业及综合利用工程中心 主任

2007.02-2008.02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查韦环境研究院 高级访问学者

2001.08-2003.08 美国佐治亚工学院/美国造纸研究院 博士后

1995.06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教授

1992.09-1995.06 华南理工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 博士

有一些感悟:

1、走学术路线,平台至关重要。王院士是因为造纸方面的贡献而当选,其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造纸专业,该专业是华南理工的强势专业。强势专业意味着积累多、名师多、机会多,能得到好的学习、训练与成长机会。

平台差意味着积累少,氛围差,周围根本没什么高质量的研究者和你互动,在一个没啥学术追求的环境待久了,你也很难坚持做下去。此外,也缺乏较高质量的研究生分解你的一些研究任务,在学术研究竞争激烈的今天,靠你一个人是不容易走远走快的。

2、选择最需要你的地方,广西是甘蔗大省,造纸因此也是广西重要产业,王院士的专长有地方经济的强烈需求。

3、一辈子做一件事。理工科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因为理工科换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成本较高,文科就相对容易,容易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专深不够的弊端。

4、广西目前仅有的两个本土院士,都出现在广西大学。虽然广西大学是政策性211,在全国211群体中属于倒数之列,但在全职院士指标上,应该是比很多211强。广西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在南宁、桂林两个城市。桂林历史上长期是广西省会,因此桂林高等教育实力过去长期不输于南宁,但随着南宁作为省会优势的不断展现,高端人才更倾向于向南宁、广西大学就职,桂林高校要突破院士,难度越来越大。

人到中年的博主,到广西工作马上快二十年,学术方面基本上到了个人能力天花板,关注王院士的学术轨迹,无非是为指导学生、教育下一代而简单总结了。

最后,再次祝贺王院士,祝愿广西高等教育有更多突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942-1312888.html

上一篇:mba选导师,一件小事及其他
下一篇: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技管理与科研管理
收藏 IP: 116.1.22.*| 热度|

1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