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教学专长型教授 精选

已有 9822 次阅读 2019-8-31 12:4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最近几年,在一些高校里开始评审“教学专长型”教授。当然,有关校方评审的标准还是很严格的,没有引发过多的争议。但其中有些问题,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多年来,我们的职称评定多重视科研成果,较少关注教学成果。这对一个大学的职能来说,是有些问题的,或者是不妥的。大学,以教书育人为主,如果只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则有违大学的宗旨和初衷。过去,在三四十年前,大学中进行科研的人并不多,对于大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有着不利影响的。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高校开始重视教学,在职称评定上也开始向科研方向倾斜。但是时间一长,这似乎成了固定的模式,而最初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学水平这一项,却有点被本末倒置了。

结果,在一些高校中,特别是在一些工科高校中,教师都在拼命搞科研,后来发展到要拿到更多的工程项目。这不仅也算作是科研成果,而且还能拿到不少经费。既能为评定教授积累资本,还能有一些别的收获。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任课教师在非任课时间,到处跑项目,还要请客吃饭,或者吃人家请的饭。一个星期下来教师累得个贼死。可是还必须赶在上课前一天回来。然后匆匆看一下讲稿(以前写的),再修改和补充一下PPT,有的连这点事都没时间做。然后第二天,就这样走上了课堂。这样的讲课效果除了照本宣科,还能怎样?学生不满意,教师也觉得不太好。可是教师还觉得现在不这么办,还能怎么办?这种忽视教学的状态已经相当严重了,不应该再让它继续下去了。

严格说来,大学教师搞科研应该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平时课时任务不是太多,而且他们承担的一些项目也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这类教师做科研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做一点基础研究,这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好处。还有一种是基础课教师。一般说来,基础课教师课程任务比较重,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搞科研,不是很现实。但是,如果基础课教师愿意思考问题,那就可以在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思考或者研究上下一些功夫。当然,在基础概念上要取得研究上的突破是很难的,但不是一定就一事无成。至少,有的思考,有的质疑还是可能的。就这点思考和质疑,对于教学内容来讲,都是有好处的。

有的基础课教师,更愿意在教学上下功夫,在他们看来,如何让学生以较高的效率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性的事情。他们自身的责任感很强,认为如果不认真对待教学,就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身的职责。他们更多的是思考教学方式与方法,会思考更多的创新的教法。而且他们对于教学内容,对于教材内容,是下了功夫去研究的。他们会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如何把最精华的内容以最高的效率讲给学生,而且还能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这都是要下很大功夫的。他们没有时间做学术上的研究,但是他们用在教学上的研究并不少。我想,这也就是确实需要或者可能进行教学专长型教授的必要性。

我认识两位基础课的老师,一位是讲线性代数的,一位是讲英语的。那位讲线性代数的教师,课堂效果非常好,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她在课下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很有自信。有位在其他课程上没少逃课的学生,都说不好意思逃这位线性代数老师的课,觉得于心不忍。那位讲英语的教师,课堂效果也很好,她能想出很多掌握英语的技能与技巧,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这两位老师后来都被评为教学专长型教授,也是名至实归。

还有一位基础课教师,据说她的课堂效果也不错,也很受学生欢迎。我听过她的课,看到她的课堂效果,确实还可以。但在听课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她在讲课程的基础概念的掌握上是有欠缺的。或者说这位教师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不是太准确,有的方面甚至有着较大的偏差。我以为,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她的学术研究也不是太扎实,可能因为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吧,研究生读的是在职的那种。不过,因为她的课堂效果似乎还受到学生的称赞,后来也被评为教学专长型教授。对于她存在的这些缺陷,我也跟她直接交流过。但后来我发现,她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进。或者她并不以我的意见为然。

所以我就在考虑,评定教学专长型的教授,除了要看他们的课堂效果之外,对他们在自身课堂中掌握的基本概念的状况也应该做一下考核。否则,带着错误的基本概念到课堂上讲给学生,是一种误人子弟的行为,即使课堂效果再轰动,那也是非常不妥的。

在讲授基础课的教师中,评定教学专长型教授还是要谨慎一些。否则,这种评定很容易出现问题。这样的评审不太能确定硬指标,就有可能被某些并不合格的人钻了空子。其实,有的指标也是可能确定起来的。一般说来,最难确认的是教学效果。这几乎很难有较为硬性的指标加以测量,只能是一些大致的效果。这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解。从学生的反映,从同行教师的反映等方面,还是能够大致了解一些的。另外,如果基础课的任课教师,确实没有时间做学术方面的研究,那肯定应该有教学方式与方法方面的研究,而且要在实践中有所实施。当然,也要看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只是单纯一味的讲课,也很难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是有的讲课好的教师,不太愿意讲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努力很容易被埋没、被忽视。那么学校的教务方面的机构要善于挖掘和倾听学生们的反映,不要视珠玉如敝屐。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176-1196025.html

上一篇:什么才是素质教育?
下一篇:命运与选择
收藏 IP: 111.201.69.*| 热度|

14 郑永军 王安良 张晓良 郁志勇 王从彦 宋威 张红光 黄永义 韩玉芬 王崇臣 王林平 曹俊兴 季丹 霍天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