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源:民族-文化-专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LHyh 普提树下证道:普为教,提为研,教研相壮。

博文

土-蒙渊源之折箭教子

已有 5252 次阅读 2015-8-19 00:04 |个人分类:问源-民族|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蒙古秘史, 土族, 喀喇沁, 吐谷浑, 折箭教子

《蒙古秘史》第3节早在成吉思汗之前12代的蒙古家主何以有文人辅佐?

 

-蒙渊源之折箭教子

现代的土族与蒙古族的渊源极深:不但语言相近,还有近于雷同的“折箭教子”故事。甚至吐谷浑慕容廆(wei)兄弟因马争而分牧西迁之事,与成吉思汗和札木合分牧、牧马纷争而起隙乃至兵戎相见事,都如出一辙。

本文结合史载文字,梳理“折箭教子”故事从吐谷浑传承到蒙古的经过。

《蒙古秘史》第19节描述了蒙古族先贤“阿仑高娃”折箭教子的故事:她给五个儿子每人一支箭,让他们折断,每个人都轻易折断了;阿仑高娃又将五支箭杆束在一起,让他们折断,五个孩子都不能折断……该故事后曾被诃额仑引述以教育成吉思汗兄弟,也曾被成吉思汗引述以教子。

早在蒙古先贤“折箭教子”之前500多年,土族的先贤就有了“折箭教子”的故事。《魏书·吐谷浑传》记载了这个故事:(吐谷浑君主)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424)

跨越500年历史的经典教育案例,怎么由青海吐谷浑文明传递到蒙古族先贤意识之中。如果蒙古源出于室韦的结论可信,那么蒙古族先民师承吐谷浑接受文化教育则有迹可寻,《辽史》卷一太祖纪载:二年908年)……遣轻兵取吐浑叛入室韦者。吐谷浑在辽时常被简称为“吐浑”,而吐谷浑在青海也被简称为“吐浑”,近现代青海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仍自称“土昆”(音吐浑)。

可见,10世纪初叶吐谷浑后裔曾成规模的逃入室韦。那么,蒙古史料是如何呼应这段历史的呢?《蒙古秘史》第3节记载:早于成吉思汗之前12代的拓罗火乐真•伯颜有名为博罗勒岱的青年文人,有达驿尔博罗两个俊杰。

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按每代20年算向前12代则为922年,与908年时吐谷浑人逃入室韦并有文人留用于蒙古君主,可以很好的呼应。

综上,源于慕容鲜卑的吐谷浑在青海建立吐谷浑政权,该文明发展600年之后,在10世纪初叶曾有吐谷浑后裔携本族文明融入到蒙古的先民室韦部。“折箭教子”等故事是该文明传承的典型代表;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因羊马牧养方式差异而分牧各创未来,亦有前贤可效。

 

 

关于每代20年的推算依据

因为古代蒙古俗早婚,延续的贵族能保证早早订婚、结婚。实例如:成吉思汗1162年出生,1176年大婚成年,成吉思汗1217年决定西征时,多个孙子已经成年随军,其中察合台的爱子“木图坚”牺牲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军中。从成吉思汗成年到其孙成年是3代人,隔约40年(1217-1176=41)。说明在成吉思汗崛起时战争不断的动荡年代,基本能保证20年间隔的代际传承。

关于土族语言与喀喇沁蒙古语方言的相近

曾有一个叫清格尔泰的喀喇沁籍蒙古学家在其专著中说:土族语言与喀喇沁蒙古语方言有70%相同。因为鲜卑慕容部吐谷浑慕容廆(wei)兄弟分牧,一部慕容鲜卑人在吐谷浑率领下西迁到青海建立的吐谷浑文明,成为土族的先民;留居东北的慕容廆所属鲜卑慕容氏本部建立的前后燕政权曾覆盖喀喇沁地区。无论政权如何变化,人民如何迁移,故地总会有故土难离的原住民留居传承。所以,1600多年前鲜卑慕容氏故地的喀喇沁蒙古语方言,与吐谷浑西迁后留居于青海的后裔土族之语言多同。

涉及的蒙古语与汉语的对译问题

关于《蒙古秘史》第3节蒙古主拓罗火乐真•伯颜的私家力量,以往诸贤的译注皆认为:该蒙古家主有1个青年家奴,另有2匹有名字的骏马。从明初全书的总译,到谢再善札奇斯钦余大均等皆如此。

难道成吉思汗十几代前的老祖宗麾下1个家奴2匹马的名字,都值得特书于家族史?那为什么这个老祖宗及前十多代连家主的兄弟都未列名?若说没有兄弟,十多代单传而没绝后,谁信?

在本文中我的译文“有名为博罗勒岱的青年文人,有达驿尔博罗两个俊杰”挑战的权威有点多。所以,需要列出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的《蒙古秘史》第3节相应处原文:

孛罗勒歹速牙勒必札剌兀秃。答驿儿孛骡豁牙儿曲碌兀惕阿黑蹋思秃不列额。而且原文在“札剌兀秃”旁注“后生”,与现代意“青年”一致。

原文中就没有“家奴”、“仆从”等词,而明确出现了对应“文化”的“速牙勒”、对应“青年”的“札剌兀秃”,却没有人敢译成“青年文人”。因为在10世纪初叶蒙古部有文人,与人们意识中古代蒙古族的落后印象相差太远。

成吉思汗的“四骏”: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博罗忽勒,谁也没译成是四匹马,而只能译成四俊杰;那为什么在这里,就要译成两匹有名字的骏马,是因为两个俊杰置于一个家奴之后不合适吗?那么译作1个文人,再加2个俊杰,则容易理解,也符合蒙古部领主该有的私家力量。

有上述疑问无法释怀,故特借土-蒙渊源来解,特别追溯这段渊源,以解《蒙古秘史》第3节诸贤的译注皆不能让笔者满意之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6693-914108.html

上一篇:“玉尔沁”怎么变成了“主尔勤”
下一篇:再论禁牧是鼠害的帮凶
收藏 IP: 210.73.59.*|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