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源:民族-文化-专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LHyh 普提树下证道:普为教,提为研,教研相壮。

博文

成吉思汗生前的达尔扈特

已有 5398 次阅读 2017-7-28 21:48 |个人分类:问源-民族|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蒙古, 成吉思汗, 达尔扈特, 成陵

成吉思汗生前的达尔扈特

每一个去祭拜成吉思汗陵的人,都不会陌生一个特殊的蒙古人群体,那就是成吉思汗的护陵人--达尔扈特。近800年的守护、祭祀与坚持,值得尊敬。

游成陵的人难免会想:在成吉思汗生前,达尔扈特人是何等存在?成吉思汗的护陵重任为何会选择他们?虽然历史变迁,护陵的达尔扈特人中融入了其他各部盟的蒙古人,但源初的达尔扈特又是何等模样?

在成吉思汗生前的相关史料中,笔者找不到“达尔扈特”字眼。想到蒙古语中的同文多音、异读现象很普遍,例如文献中“塔塔尔”经常被拼记为“达达尔”;成吉思汗的孙子“巴图”也常被拼写为“拔都”。同样,把汉字音写的“达尔扈特”还原成蒙古语,完全也可以拼读为“塔尔忽特”。

通过《蒙古秘史》和拉史特的《史集》等经典的蒙古史书可知:

塔尔忽特是成吉思汗之祖母苏妮古乐的部落;

塔尔忽特的俊杰名垂史册-名列成吉思汗首封的开国勋臣千户长;

塔尔忽特是最早追随成吉思汗的部落之一、是成吉思汗最早班底的司厨;

在成吉思汗落难时,塔尔忽特的俊杰不离不弃,抛妻舍子也去追随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逝世之前的相关史料中不见“达尔扈特”,却频见“塔尔忽特”。正如现在的文字中难见“塔尔忽特”,却频见“达尔扈特”。这是不是同一蒙古语词跨时代的异读?因为“达尔扈特”和“塔尔忽特”还原成蒙古语完全一样。

那么我们需要去解读和推理,塔尔忽特人的史料与成陵守护者之间的逻辑和因果关系。

《蒙古秘史》中最早出现“塔尔忽特”部名是在120节,言塔尔忽特以“合答安达乐都尔汗”为首的五兄弟去投奔成吉思汗。此时,未来的成吉思汗刚刚与札木合分牧,时年不足20岁,而“塔尔忽特”的投奔名序极为靠前,比博尔术、哲里麦这两个“众长之长”的弟弟们的名序都更为靠前。

在拉史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的各部落介绍中,言“塔尔忽特”部出过一名为苏妮古乐的贵妇,是巴乐坦-巴嘎特尔的妻子,是其四个儿子的母亲。巴乐坦-巴嘎图尔是成吉思汗的亲爷爷,所以,在成吉思汗事业起步阶段,其奶奶的娘家侄孙们相随相助理所应当,亲信更是必然的事。

《蒙古秘史》的124节,记述了成吉思汗组建的最初24人班底,塔尔忽特部的“合答安达乐都尔汗”掌司厨要职。餐饮主事危险不多,却极见信重。节日餐饮即为祭祀,势力间宴饮更关邦交礼节。而且12世纪的蒙古有太多深刻的经验教训:成吉思汗之父被毒害于宴席、前蒙古可汗安八海被捕害于宴席、成吉思汗与主尔沁部生隙于宴席敬酒次序。

在王汗背盟偷袭成吉思汗之后,《蒙古秘史》的174节,记述了“塔尔忽特”人“合答安达乐都尔汗”抛舍妻儿追随成吉思汗事,记述其向成吉思汗禀报敌情。作为对比《蒙古秘史》的181节,记述了成吉思汗的一个使臣因妻儿在王汗处,而滞留不归。

从史料中不难发现“塔尔忽特”人“合答安达乐都尔汗”是成吉思汗的绝对铁杆儿支持者:微末时相随、落魄时不离不弃、为了追随成吉思汗能抛妻弃子。每一个成功的英主,身后都会有如此的铁杆儿支持者。

因为王汗的背盟偷袭,才会有成吉思汗落魄班朱尼,更有了著名的班朱尼盟誓:“同饮班朱尼水者,永不相负”。而抛妻弃子追随成吉思汗至班朱尼的“塔尔忽特”人“合答安达乐都尔汗”无疑是典型代表。在《蒙古秘史》的202节我们知道其在开国千户长中名列第六十四位。

《蒙古秘史》将“合答安达乐都尔汗”誓死不渝的忠贞跃然纸上,成吉思汗的战矛、战弓、战马以及餐饮用具,自然皆可放心的由这样人去打理。作为成吉思汗的司厨,职责上本就应掌管成吉思汗的餐饮用具。蒙古人的游牧传统和行国特点,决定了饮食起居与军伍不分,所以餐饮时接掌打理战矛、战弓、战马等亦不冲突。

综上,成陵八白室所奉成吉思汗的战矛、战弓、战马以及餐饮用具,由誓死不渝的“塔尔忽特”人“合答安达乐都尔汗”及其所辖千户守护祭祀顺理成章,并时代传承。今人不知成吉思汗生前的达尔扈特,是同一蒙古语词跨时代的异读所致,因为“达尔扈特”和“塔尔忽特”若写成蒙古语是一样一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6693-1068519.html

上一篇:盘点与科研前沿相左的高考化学知识点系列(一)
下一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白鹭洲
收藏 IP: 110.167.231.*| 热度|

2 尤明庆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