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聊聊科研合作成果分享话题 精选

已有 7516 次阅读 2022-4-11 09: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聊聊科研合作成果分享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伯礼院士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以玩笑的方式谈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唯一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青蒿素成果贡献争论话题。为了弄清楚青蒿素成果的领衔贡献者,一直致力于治愈疟疾的美国医学家米勒医生通过药品源头找到了与此相关的中国七家机构。米勒医生采取了一个巧妙的调查方法,这才拨开了迷雾见到了真正的领衔贡献者屠呦呦先生。据说当时国内这七个单位都声称自己对青蒿素成果贡献最大。显然,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因为一项合作科研成果通常一定会有领衔贡献者,即核心思想或选题提出者(也可能存在极个别同时提出者现象)。所以,米勒医生让声称自己贡献最大的七个单位或个人列出你们心目中的第二贡献人员名字。结果他们大多数或许出于良知与事实列出了屠呦呦先生。最后诺贝尔奖名至实归颁发给了屠呦呦先生(相关信息来自网络),她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唯一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也表明我们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同样具有做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的实力与潜质,它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行为示范意义。这件趣闻让我想起学术界一个老生常谈的“科研合作成果分享”话题。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合作科学研究,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以开放性(或称不确定性)研究特征的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天文学等学科需要大范围大样本数量的观测实验数据分析作为研究基础,合作科学研究不可避免。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诸多科学工作者合作科学研究,在这些领域就不可能产生重大原创成果(接近真像的科学成果)。为此,我们偶尔会在发表的这类学科论文中看到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合作者。我们一般认为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贡献主要涉及思想的贡献(选题提出者),观测数据,样品采集,分析测试以及参与成果意义的讨论等,对于一般性的帮助(例如提供观测与测试方便)通常属于致谢对象。其实,从逻辑上看,一项科技成果不可能多位合作者贡献相等,就像上述的青蒿素成果那样。然而,我也曾经在Nature杂志有的论文后面的成果贡献说明中看到“所有作者贡献相等”的表述,这显然是论文所有合作者最乐意看到的结果。但是,这种贡献相等分配面对我国当下一些单位的绩效考核可能会很尴尬。例如需要论功行赏,有的人还需要这些成果晋升名额有限的职位或职称,评审专家们面对这种成果贡献表述该如何对待?

回顾我与学生,同事长达数十年的合作科学研究经历,我可以坦然相告,我们从来没有发生相互之间成果贡献分享方面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涉及论文作者署名与申报科技奖励排名)。无论是我参与署名还是我负责分配论文署名从来没有发生不良现象。也没有发生多位作者并列一作和并列通信作者现象,以至于我可以与某些合作伙伴一直工作到我退休后的多年。这当然取决于我们双方拥有的良好学风与道德情操。我的基本原则是合作科研成果谁是主要贡献者,则论文作者排序自然由他负责。例如学生自己完成的成果一定是学生为第一作者,我做通信作者。因为学生成果依赖我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它项目支撑,因此,基本思想自然主要来自我的贡献,所以,担任通信作者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其中一个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与我自己的研究方向差别较大,我从来没有过问他发表论文的作者排序,有的论文将我排在最后位置只是表明我是他的导师而已,这在欧美大学也似乎属于惯例。

关于科学成果贡献的分享学术界历来既有科学公正的界定,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认识与做法,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过多争论。然而,由于我国学术单位(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行政化管理特色,因而存在大量“双肩挑”的管理干部。这些学者心理清楚,“铁打的岗位,流水的干部”,也许会不知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可能离开管理岗位回归学术。所以,为了保持学术成果的连续性,需要经常在学术刊物上“冒泡”,以便向同行们昭示“我的学术之心依旧”。因此这些领导学者需要不断及时分享别人成果。还有以前大量在职攻读研究生的官员,也需要搭车论文署名,甚至让别人代替撰写论文交差,这就导致学术成果分享乱象丛生。例如产生许多并列一作和并列通信作者现象。我见过一篇Nature论文三个研究生并列第一作者,我不知道,这三个学生该如何享受这篇论文成果的荣誉分配?当然,据我所知也有不少双肩挑学者一边要完成本职的行政工作,一边还要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继续在学术上勤奋耕耘,以保持始终处于学术一线不落伍。因此,需要继续阅读文献,申报项目,撰写或修改学生论文等。这就使得这类学者有时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甚至身体健康为代价。

成果贡献的科学合理分享归根到底主要取决于合作者的科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尤其是团队领头人的表率作用。对于一些青年学术带头人,面对当前学术界浮躁功利的科学评价,一方面自己需要成果应对机构内的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又要关照学生的前程,在科研经费有限,科研素材有限条件下如何分配师生成果贡献确实是一个难题,甚至有时候导致这些青年学者处于难堪境遇。

2022年4月9日11日提交科学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333364.html

上一篇:我憧憬的大学教师聘任、晋升与考核机制
下一篇:我的一次学术班主任经历
收藏 IP: 59.173.135.*| 热度|

18 杨金龙 姚伟 刘立 张晓良 黄永义 罗春元 周忠浩 郑永军 贾玉玺 王启云 师永辉 梁洪泽 褚海亮 吴斌 唐小卿 张红光 郑强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