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gongz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gongzhen

博文

我把学生放出了课堂

已有 2916 次阅读 2011-12-5 20:1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生, 课程, 课堂, 成年人, 课外书

我把学生放出了课堂

巩真

除了课堂讨论之外,我不会强求学生到课听讲。这样做的原因是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应当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如果不到课,必有他们自己认为合理的根据。并且他们也应当有选择的权力。

具体地说,

1. 课程负担过重。每学期开4门课是大学教育的国际惯例。但这里的学生每学期要上10门课,或者更多,每日疲于奔命,精力不济。如果不是超人,缺课必定是常态。

2. 在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学生作为“理性人”必然会根据自己的发展和兴趣对所开设的课程做出自己的选择,把有限的精力资源做合理的配置。即使被点名和成绩恐吓而到课的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读课外书,或者做其他课的作业。这叫“在堂逃课”。如果大学生连这点能力都没有,更是教育的失败。

3. 即使在学生认为应当重点学习的课程中,他们也会把课堂听讲的投资收益率和课外自学的投资收益率(即这两种学习方式产生的学习效果和花费的时间之比)做比较,选择效率更高的一种。比如,如果读1小时的书就可以学到的内容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呆2个小时?能做出这种对比和选择,多少也显示了教育的成功。

4. 交了学费又不到课,无论什么原因,损失的都是学生自己。如果不改革课程设置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认定他们必须到课,没有选择的权力,就等于让他们花了钱还要赔上时间和自由,这未免有违常理。

5. 强制到课还会扭曲学生的自主意识,认为学习就是服从。

6. 因为有学生缺课去打游戏或者做其它“非学习类”的事情就强制全体学生到课的做法也显然不合理。首先我们不能因为很小的风险就放弃很大的收益。而且,如果我们的教育强调个人的自主精神和责任感,学生会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时间,无论他们在做什么。因为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上大学的“固定成本”或者“沉没成本”,时间就成为他们唯一可以用来获取当前和未来利益的资源。

7. 资源的流动性是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基本保障。打开教室的大门,让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资源自由地流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纠正教学中的效率偏差。如果限制这种资源的流动,就会人为地降低教育的效率。

现代社会向每个人提供了多样化的知识和信息来源。课堂教学只是其中之一。在知识社会中,教育的方式应当向侧重于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的方向转变。这个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却只盯着那几个外行(比如什么报纸和个人)设立的指标,对实质性的改革视而不见。

如果真的要提高到课率,最实际的做法就是改变课程设置和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又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设想。

我所能做的就是“相信群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1339-515259.html


下一篇:大学应当给谁道歉?
收藏 IP: 219.245.151.*| 热度|

1 刘建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