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hnT

博文

忆钟扬 精选

已有 7527 次阅读 2017-10-3 23:1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经历了夏日的炎热,武汉的秋天会很美!而最具特色的景致,莫过于东湖,说起东湖,就不得不说磨山植物园了!今年的金秋,恰逢中秋与国庆同步,植物园里照样是花团锦簇、人头攒动,但注定要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了。当寒冷还不能唱主角,这里曾经的耕耘者钟扬,一位极具才华的本土植物科学家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据说是车祸,唉,害人的车祸!噩耗传来之时,摇摇头,不会是我认识的那个钟扬吧?!我认识的钟扬今年也就50多一点,这么拼,莫非老天昏了眼,可是,无论是西藏大学还是复旦还是武汉植物园,钟扬就是钟扬,就没有别人了。真是让人揪心的季节啊!年初之时,也有一位生药学的老前辈溘然离世,于是想2017呀,还要有多少不幸?!但钟扬的逝去,毕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痛!所痛的是不仅仅是失去的一位师长,还是一位朋友;不仅仅是因为“英年早逝”,还有许多的遗憾。

      认识钟扬真要算起来,还是我大学还没毕业那会儿,学校要求做一次暑期实习,一位老师推荐了我去找中科院武汉植物所的钟扬。听其言,观其行,你可以很快感受到,这是一位气场强大、谈吐不凡、活力四射的年轻学者,言语中不时冒出爽朗的笑声,可让你平添不少的信心和勇气。当时钟扬主要做的植物分类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似乎是数值分类学或者计算机分类学;而那时,植物化学和组织培养生物技术仍然占据着主流,钟扬的研究似乎偏安一隅,可他尽量利用自己在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令武汉植物所的植物分类学保有一席之地。由于兴趣使然以及本科专业的弱势(或者说有点自卑),我并未涉足他的专业领域,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的见面为我后面的研究生生涯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后来毕业仍然得到他许多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这在各学科发展还极不平衡、门户之见颇深的当时,能不存偏见、不计得失,着实令人感动!当然,任何帮助和鼓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钟扬的信条中,做科研需要拼劲,“爱拼才会赢”,帮助只会出现在你有足够的努力之时。

      毕业后,我与钟扬逐渐失去了联系,也不清楚中科院武汉分院的改革浪潮,为何会把武汉植物研究所降格为植物园。钟扬转战复旦生物系。其实,陈家宽早就在那里留好了位置,钟扬这么一个性情中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然是如鱼得水,干得是风生水起了。后来的我已转向了中药学,对于在武汉植物园、复旦生科院以及西藏大学的事儿却是一知半解甚或全然不晓了。

      论专业,钟扬算是跨了一个大大的行,从本科的无线电,到计算机编程,再落脚于植物学,最后到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等,而作为后学,钟扬的造诣比起那么多科班来说却是强很多。他对青藏高原种子植物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历史上跨专业而做出不朽贡献的科学家还不少,比如说刚颁布不久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之一杰弗理·霍尔的博士后导师本哲。本哲是一位波兰犹太裔美国籍科学家,原本学的是物理学专业,还是普渡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但后来做起了噬菌体,以至于后来普渡大学给予他生物学教授和生物学讲座教授的职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42581-1078830.html),再后来本哲做起了果蝇神经遗传学的研究,更是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2655418200&idx=1&sn=c9870ffc8a69bd137950285eb127e598&chksm=f3a67535c4d1fc23ef4ea8dc4ea2144084f7653acc9172c594a107c52e08920214be9384f931&mpshare=1&scene=2&srcid=1002NOpJ3lXY4zVkPUD7yGxB#rd)。依钟扬的才华,如果还健在的话,把生态学研究做到中国顶尖、世界一流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吧......

      许多人认识钟扬,不一定是他的专业,当年在植物所,钟扬可是神一级的人物。当年流行打桥牌,钟扬的睿智,鲜有与之匹敌者。同时,他也很宽容大度、不计较,侃侃而谈、毫无架子,许多人欲与其为友,甚至以沾其“灵气”为豪。许多年过去了,我想他一定还是那个谈吐不凡、自信开朗和勇于进取的科学家吧,但在925号那一刻,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了植物园,以及那个曾为我打开那扇窗、为我们指引前进方向的智者。不幸的是他倒在了身处一线忘我拼搏的路上,而所幸的是他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了。

      天空中仍然下着雨,气温似乎还在降,水汽凝固了,万物已有肃杀的味道,似乎都在为这位年轻的逝者哀鸣。愿安息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9074-1079029.html


下一篇:《芳华》的“文革”解读
收藏 IP: 27.17.170.*| 热度|

16 蒋永华 马臻 周贵尧 蔡小宁 黄永义 刘玉仙 杨正瓴 高义 高建国 王启云 皮江 武夷山 戎可 王从彦 张晓良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