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65781482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g657814824

博文

科研工作者的梦想

已有 4082 次阅读 2012-1-6 10: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工作者

当今世界做科研当去美国,中国做科研应回春秋战国

                                                             ——题记

何谓在当代世界做科研当去美国?无需去精确美国人一共获得过多少次诺贝尔奖,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世界最多的;无需去统计美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前50名的位置,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美国,现在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仅在军事、经济上独占熬头,更可怕的是在科技上,他们也远远把我们抛在脑后......

抛开体制不说,我今天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感慨。优势在于美利坚合众国的精神!自由、平等、包容、合作。在美国,科学研究和创新是人的志愿和爱好,一般不需要政府号召,不需要它来组织领导。你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搞研究,科研不会成为行政的奴隶。只要有人欣赏你,就会支持你。你会在一个十分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潜心修炼。同时,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包容与合作,也可以说是一种博爱,会给你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莫大的关怀与帮助,甚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这里,1+1绝对大于2。当然,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是科研成果的有力保障。因为美国人很聪敏,他们知道这是全世界最值得投资的产业。

又何谓在中国做科研因回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各国之间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改革,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直立一派,绝对不会去趋炎附势,可以随便想,随便做。在那个时代,你可以与各学派的相互切磋,从而产生创新的灵感。在那个年代,你还可以集众家之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过头来谈谈我们自己吧。数不清有多少次问起为什么我们没有诺贝尔奖?为什么我国现在很难出一个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始终很难培养出真正能够创新的人才?今天我说了,不谈体制,还是谈精神。我认为我们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课题立项要看国家基金的风向标,必须迎合行政的需要,必须在政府的监督下完成。申请课题要打通各种关系,不看科研水平,只看关系是否到位。项目是“跑”出来的,数据是“骗”出来的,文章是“粘”出来的。我不禁要问,我国在潜心搞科研的人还有吗?有,是肯定的,但绝对只是个别。在美国,获诺贝尔奖的都是教授,绝对不是官员;在我过,搞出一点水平了就都要去当官。什么评院士、什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个主任,那个处长......哎,对一个真要潜心搞科研的人,这些都TM浮云。我又记起课堂上老师多次谈到的爱因斯坦拒绝当以色列总统,这才是真的科学家。

什么是科学?科学不是一个真命题,而是一个证伪的过程。科学的不断进步,就是不断被证伪的过程。新科学的诞生,往往是对之前科学的颠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颠覆了某种超自然的能量,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对牛顿力学体系又进行了一次颠覆。而在我国,任何科研活动都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进行,科学上依旧走着大一统的道路。挑战权威的太少了,创新人才太少了。就拿我现在做的研究来说,方法还是国外上世纪80年代的方法,那么我的研究成果分量就可想而知了。不是我们没有动手能力,归根结底是我们不知道怎样去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们更多的是循规蹈矩,惯性思维,所以很难出现真正的创新人才。

科学需要自由的环境、需要竞争的动力。在美国,科学研究出于兴趣,研究并不是为了迎合政府需求,他们也并不急于要发文章,科研活动是自由的,轻松的。在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学派相互争鸣,此消彼长,空前繁荣。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理想的沃土,梦想的家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8619-526329.html

上一篇:关于阿内尔卡加盟申花!
下一篇:祭巴萨
收藏 IP: 210.76.1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