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ia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xia2011

博文

“宫寒”一说是骗局

已有 7009 次阅读 2012-8-28 11:1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宫寒

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医的“寒”和“热"
在中医理论中,寒热的区分对指导治疗极其关键,中医里如何区分寒热呢?用体温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伤寒论》中说:“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有温升反为寒,有温降反为热。
 
中医的寒热并不是以体温为判据,而是以身体的感受为判据,当人体的一个局部发生病变时,我们理解为一种外力作用在身体上了,导致身体出现了应变(这个时候,引起疾病的因素已经由外因已经转化为身体的内因了),它会进一步引起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健康的部位出现的感应现象。中医在诊断时都是在健康部位进行(脉诊、舌诊都是如此),主要是看感应现象到底出现了哪些,是哪种类型的感应。
 

举个例子,外感风寒,这在中医当然是寒证了,一个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恶寒发热”,就是伴随着发冷而发热。这时的发冷是自我感觉,发热是客观存在,发冷是体温表量不出来的,发热却可以通过体温表量出来。此病在西医叫感冒,也叫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当然是要升高的。若根据体温计来说这应是热证了,而中医却偏要说它是寒证,就因为它“恶寒”,若是因其体温升高而按照热证去治那肯定要治出一个人仰马翻来。可见,体温计的高低并不一定表示中医的寒热。此刻的体温计并没有半点错误,错误的是人的脑袋:把中医与西医相混了。

中医里还有一个热证也与体温计“不接龙”,那就是“阴虚发热”。

说到阴虚发热,那可是一十分恼火的发热。它往往是“五心发热”,两个手心两个脚心还加一个心窝子,一共燃起五团烈火。它是午后发热.热在下午两点钟之后,头上赤日炎炎,身上烈火熊熊,真可谓是天底下最大的煎熬。而最使人难以忍受的是它的“骨蒸发热”,那热是从骨头里面发出来的,更像由蒸笼蒸出来的,其难受的滋味儿,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来,若选形容词。只有一个“死去活来”了。阴虚发热,中医认为是严重的,属于“酷热”范畴,但是,若你请来那一根小小玻璃管儿,体温往往是不高的,最是一个小小的低热,体温计在这里又扮演了一回傻子。

与之同理,还有一些发热,比如“气虚发热”“阳虚发热”“淤血发热”,体温往往也不升高,体温计就鞭长莫及。
总之,中医说的寒热并不一定指身体的实际温度,对体温计,中医当然要洋为中用,有了它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只有它又绝对不行,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辨证施治。

对比科学概念的寒和热 ,简单介绍了一下中医的寒、热。再来说说这个“宫寒”。宫寒其实是一种民间说法,最近这类广告很多,这其实是别有用心者利用中医的体质学说编造的名词。
在网上搜索“宫寒”一词最新映入眼帘的是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59025.htm

大家可以简单看一看, 百科的很多说法仅仅是在介绍中医学说中的某些体质易引起的病变,根本没有对所谓宫寒进行概念上的定义。 实际上中医无“宫寒”的概念和说法,更没有医学统计显示“十个女人九个宫寒” 这个结论。 

按照中医理论,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其中“寒”分为实寒和虚寒,“实寒”是指人感受了实际的寒邪,如穿衣太少,空调温度太低等原因,使体内阴寒过盛,即“阴盛则内寒”,此时需要驱寒;虚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寒由内生,即“阳虚则外寒”,需要温阳。“寒”的女性的月经可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少,经血成块、颜色暗等问题。而实寒、虚寒的症状不相同:实寒者喜温,有剧烈疼痛,;虚寒为隐隐作痛,喜揉喜按,虚寒者还常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口不开,大便溏泄等症。临床中虚寒的女士很少见,以实寒者居多。

“宫寒说”认为“吃冷食物能导致不孕”,这也有些夸大,因为中医的很多理论向来没有绝对之说。有的人爱吃冷食,有的人爱吃热的食物,不同人对冷食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只要吃冷饮后身体没有不适,说明体内正气可抵御外邪,冷饮对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如有些体质偏阴虚的人就偏爱吃冷食,他们吃冷饮会觉得舒服,如果身体耐受得了,这个问题没必要杞人忧天了。

如果有人给您介绍治疗“宫寒”的药物,您千万不要相信。骗子确实多,广告都贴到家门口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6601-606688.html

上一篇:中药熏蒸疗法
下一篇:“黄金米事件”是政治问题、安全问题、伦理问题还是科学问题?
收藏 IP: 61.161.146.*| 热度|

6 宋元元 陈沐 张焱 anonymity anran123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