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 人 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福建省闽北、闽西的大山里,野外工作人员,有时可以见到无人村。大山沟里的所谓村,大多不是大的村落,一般也就三、五户,十来户人家。
无人村有两种,一种是瘟疫造成的无人村,这种村落房屋比较完整,有的可以见到白骨。村中的人有的跑了,有的死了,先死的人有人掩埋,最后死的人那就可怜了,死在哪就腐烂在哪;另一种是战争造成的无人村,国民党围剿红军时,大山里的小村庄被焚毁,人有的随红军走了,有的被赶下山了,有的死了。这种村没有完整的房屋,有火烧的痕迹。与前者有明显的不同。
我的同学高发祥,在一次进行路线踏勘时,就碰到过一个战后剩下的无人村。发现这个无人村纯属意外,因这个村并不在要走的路线上,只是他们三个人在河边休息时,闻到一股梨子的香味,就顺着河去找,发现了大梨,于是顺藤摸瓜,追进了一个支沟,梨越来越多,最后发现了这个只有三、五户的小村子,房屋已全部烧毁,断壁颓垣,每家的果树仍蓬勃的长着,果子落了一地,菜园里的菲菜、葱都变成野生的了。吸引了不少的鸟、野兽来这里觅食。他们回队时每个人都装了一大背包梨子给大家吃。
1965年我们普查组在明溪(即毛主席诗词“宁化、清流、归化”中的归化)的大山里找铁,住进一个移民村(小移民,在福建省内从干旱的沿海向闽北、闽西移民),移民们说,他们这个只有五户人家的小村,过去就是无人村,因闹瘟疫有的人跑掉了,有的人死了。他们来时房子只有房墙,房顶的木料都已烂掉,为了省劲儿,就利用了原来的墙,自己伐木,扒杉皮、砍茅竹做房盖(杉树皮和劈成两半儿去掉中隔的茅竹都可以在盖房时用来当瓦),才定居下来。
经过移民,进山割(松)油,采山货,伐木,挖竹笋等,无人村早已没有了,但那一段存在的历史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想到无人村,就想到我的同学高发祥,他背回来的大梨,就像还摆在我的面前,但他已经走了。权当以此文做为对他的怀念和祭奠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3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