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林匹亚科学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wrq 研究方向: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水土生态环境修复。 Email: cylfine@163.com

博文

中山大学出版社:LDY科学哲学丛书简介

已有 3901 次阅读 2016-5-15 12:54 |个人分类:科学哲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林定夷, 科学哲学丛书

博主说明:中山大学出版社最快将于今年6月份出版我国资深科学哲学家林定夷教授的系列著作,这套丛书可谓是林先生深入思考探索、耗费毕生心血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国内罕见的适合理工科博士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的科学哲学书籍。作为认真阅读过林先生早先发表的数部论著的读者之一,我相信即将问世的这套丛书将大大提高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一线研究人员的科学哲学素养和批判创新思维。敬请关注!(林定夷先生联系方式:13642670367@163.com。)


      LDY科学哲学丛书简介

本丛书以20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发展之主干的五个核心问题为内容展开。这些内容是科学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不得不涉及而且常常被其所困惑的逻辑和认识论问题。作者出身于理工科,毕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书中除分析性地介绍国际间在这五个核心问题上的背景知识以外,也着重向读者提供作者在这些领域上的毕生研究成果。本丛书(共五册)的主要读者对象是科学家和正跟随导师从事研究的理科博士生。作者尤其希望本丛书对理科博士生们提高科学创造能力会有所助益。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划界问题

   本分册着重讨论科学与非科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的划界问题。形而上学不是科学,但它又常常混杂在科学理论的体系之中,甚至被误认为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成分。所以著名的物理学家兼科学哲学家马赫曾经为自己提出重大使命:要把形而上学从科学中驱逐出去。但要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又谈何容易?牛顿虽然在科学研究中警惕形而上学,他曾向同行们呼吁:“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啊”!但是,他自己在科学研究中,还是不幸地陷入了形而上学,提出了绝对时空的形而上学观念。直到爱因斯坦才把绝对时空观驱逐出科学。我国科学界、哲学界、知识界在划界问题上缺课太多,造成了许多思想混乱,影响科学发展。

   

 论科学中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科学理论是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吗?丛书深入分析此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从事实到理论没有逻辑的通道。理论的核心是模型,是思维的创造物,用以覆盖经验并接受经验的检验。但实际上,科学中的任何理论都是不可能单独接受经验检验的;为了检验某一种理论,必须以引进或肯定另一些假说或理论为前提。实验观察提供客观事实吗?请与作者一起做深入的概念分析并一起深入分析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与检验逻辑。其结论是:实验观察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任何理论,它只有利于我们评价科学理论的优劣。理论的优劣要依据理论的可证伪性、似真性和逻辑简单性这三性标准来评价。实验观察只有利于评价科学理论的似真性,但似真性的评价不仅取决于实验观察。依据作者所构建的具有可检验性的科学三要素目标模型,科学并不追求与自然界本体相一致的“真理”这种虚幻的目标,而是追求愈来愈协调、一致和融贯地解释和预言广泛的经验事实,从而能愈来愈有效地指导实践。作者所提出的科学进步的三要素目标模型和相应的科学理论的评价模型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好评。

 

 问题学之探究

问题学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哲学的分支学科。作者参与了此学科的理论之建构。作者于1994年完成中华社会科学学术基金课题:“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专家组在鉴定书中指出:“虽然建立问题学的构想,是在1987年召开的第八届国际逻辑、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由Β.Ф.Берков学者公开提出的,但在此以前,林定夷教授已在这个领域耕耘多年。他为这个学科构建了一系列基本概念,并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理论,在这个领域里独树一帜,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为问题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中国学者的贡献。林定夷所构建的问题学理论中,概念清晰,理论结构严谨,所提出的问题较为符合科学研究过程的历史和实际,论证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科学方法论、科学管理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启发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丛书中的《问题学之探究》一书,是作者之学术专著《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的简缩本。该学术专著曾于2007年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学术类著作奖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大学出版社首届学术类著作奖一等奖。

 

 科学理论的演变与科学革命

讨论理论的演变与科学革命的机制,对于理解科学进步以及科学家思考在科学中如何做出有重大意义的工作,都具有实际的方法学上的意义。书中特别从逻辑和认识论上讨论了涉及科学理论中重大演变的两种方式:还原与整合。为了探讨理论还原的可能性及其方法路径,还特别从逻辑上讨论了科学理论的还原结构与还原逻辑。针对当前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又特别讨论了当前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困难之所在。本书还特别深入讨论了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提出了别具特色的以“三性标准”为内容的科学理论的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的理论成果,被收人由两院院长朱光亚、周光召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之中(该文库作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于1998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希望本书内容对科学家的理论创造会有所助益。

 

 关于实在论的困惑与思考——何谓真理

真理问题,始终是一个困扰人的、似乎说不清的难题。有一种广为传播的观念,认为科学就是追求与世界本体(或客观本质)相一致的“真理”。本书通过深层次的逻辑和认识论的分析,揭示“实在论”背后的四个不可解决的难题:人类的感知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语言与感知的关系问题;归纳问题;理论的多元化问题。通过分析,作者严谨地指出,实在论论题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论题,因而无论对它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不可能做出合理论证的。作者提出了某种非实在论但不反实在论的工具主义科学观,其核心是:科学理论只是解释现象的工具;据于此,在相互竞争的诸多理论中,愈是具有高度可证伪性、高度似真性和逻辑简单性的理论就是愈优的理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2795-977336.html

上一篇:群主告全体同仁书——实现科学梦想!
下一篇:从科学角度驳技术秘密论调:韩春雨发表学术论文须遵守可重复性
收藏 IP: 121.248.146.*| 热度|

2 周健 王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