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彬个人博客---图示思维规则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huang5907 个人主页:http://chem.xmu.edu.cn/teacher.asp?id=234

博文

中药与化学药

已有 5919 次阅读 2016-1-31 19:0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药与化学药


前天晚上,可能由于天气寒冷加饮食不当引起胃疼就医,医生开出山莨菪碱片嘱疼痛时服用。对此医药名称感到好奇,山莨菪(lang4dang4),好像中药的名字,碱,又是化学语词,遂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百度,wiki一阵,发现有故事一段。

先批评一下作为国家主管权威部门颁发的文件对药品分类的不权威。把生物制品和中成药、中药饮片并列,难道中成药、中药饮片不是生物制品?起码的划分规则都不遵守,所谓的生物制品应该称为生物学制品。经查,证实山莨菪碱属于化学药品和生物学制品类药品。

再查山莨菪碱的成分,发现山莨菪碱(Anisodamine)是一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图:


说明它是化学药品,不是生物学制品,更不是中成药、中药饮片。

山莨菪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从我国特有的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化学药。

开始研究植物唐古特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a Maxim)是出于偶然事件,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该植物在青海省产地的俗名为 樟柳神,与中药植物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俗名 樟柳 相似,因此,曾误作商陆使用,发生了与阿托品(Atropine)一样的中毒症状。经对原生药进行组织学鉴定,才发现它不是商陆,而是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为了充分利用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生产莨菪碱类药物,遂列题开展了研究。

阿托品(Atropine)也是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图:

山莨菪碱的分子结构与阿托品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所以,发生了与阿托品(Atropine)一样的中毒症状,并不奇怪,分子结构和性质关系密切。

在分离成分过程中,研究人员不小心将编号为At-2的结晶崩到眼睛里,立刻引起瞳孔放大,次日却又很快恢复。这一偶然现象引起了药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很快对At-2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与阿托品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t-2的中枢作用比阿托品弱而外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化学研究证明At-2的化学结构为6S-羟基莨菪碱。因此,根据其来源的植物学名于是命名为山莨菪碱(anisodamine)。当时,北京市友谊医院儿科正在用大剂量阿托品抢救小儿中毒性痢疾引起的休克。但有些病例由于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作用较强,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影响了用阿托品抢救休克的治疗,迫切需要有阿托品那样的治疗作用,而副作用,特别是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很小的药。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正符合这种要求,它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比阿托品弱几十倍。经所学术委员会讨论同意, 山莨菪碱于1965年4月第一次进入了临床试用,这也是山莨菪碱的商品名“654”的由来。由于山莨菪碱治疗不同类型休克有明显的疗效,它的主要机理是改善微循环障碍,因而收到异病同治的功效,用于抢救中毒性痢疾、暴发型流脑和大叶肺炎的危重病儿,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山莨菪碱的发明与应用结果推动了山莨菪碱的人工合成,设计出独创的合成路线,合成品的商品名为654-2。与此同时推动了微循环和抗休克的理论研究;开拓了应用山莨菪碱治疗疾病的广阔前景。

原来这个化学药品是误用中药发现的,或许,这也是传统医药对医药发现的“启发”?

植物山莨菪和其所含化合物山莨菪碱分子结构:


这是我国医药研究人员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化学药之一,性能比阿托品好一些,意义不是很大,没有引起很大注意,不过获得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方起程等),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青蒿素是意义重大的例子,获得了诺贝尔奖。

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 L,实际上是黄花蒿,又一误)和其所含化合物青蒿素(Artemisinin)分子结构图:


同样,青蒿素也被说成是中医对医药发现的“启发”,正用是“启发”,误用也是“启发”,还有人把外国人从植物中发现的化学药如紫杉醇也说成是中药,没有这样道理的。


从宪法第21条谈医药概念的划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587499.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26289-953424.html

上一篇:只要 不懂科学归纳法,就 不要在科学网发文章
下一篇:晒审稿意见(五)
收藏 IP: 106.122.135.*| 热度|

4 蔡小宁 徐令予 杨正瓴 z2345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