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治未病”误导公众
现代医学有防疫、预防疾病概念,措施也很有效,杀菌消毒,疫苗,都很有效,是科学概念。
中医学有“治未病”概念,是哲学概念,措施嘛,主要还是吃中药。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但是,前天,中医“治未病”被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算是中医泰斗吧)所否定。
公众抢双黄连真的冤枉。
新华社武汉2月3日电(记者梁建强、喻珮)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3日在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不主张将双黄连作为预防用药。
“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或者用点什么药来预防,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药来预防。”张伯礼说,“中药治疗是对症治疗,中药治疗针对的不是病毒,而是调节肌体的免疫状态。我们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的结果,往往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抵抗力提高,往往不容易感染,(即使)感染也是轻的。不主张人人都去吃中药来预防。”
谈及双黄连,张伯礼说,双黄连属于清热解毒的药物之一,偏寒,不适合一般人吃。如果体质没有内热,吃完了还容易拉肚子,并且双黄连对新型冠状病毒只是在药理学试验里发现有抑制作用,临床到底怎么样,没有做评价。
“所以,现在普遍用双黄连预防、治疗还为时过早,没有充分的证据,我们也不主张没有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人用它预防。没有必要。”张伯礼说。
“病毒”,是现代医学的概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医没有病毒的概念,盗用现代医学的概念。
“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药来预防”,虽然没有药来预防,却有药来治疗。
“中药治疗是对症治疗”,症是病的表现,病不除,症不止,只治症,不治病,怎么能称为“治本”呢?
“调节肌体的免疫状态”,中医有“免疫状态”的指标吗?怎么知道调节了免疫状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5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