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334 闲散之人,稗野之谈

博文

真的“西医治标”么?---我眼中的西医

已有 3856 次阅读 2011-11-17 11: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西医, 检查, 病原体, 多态性, 头孢拉定

    有位朋友低烧不退,咽喉肿痛。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一些头孢拉定。但是一周下来病势并无好转,于是他担忧地跟我聊起,说西医不可靠,还是去一间中医诊所,服几味中药才是上策。
 
    人道是“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位朋友这样想不为过。问题在于,大家接触的“西医”,是真的西医么?看症状,测体温,查血象,只能是西医诊断的一个开始。回想起我在悉尼的Westmead Hospital实习时,这类病人的检查应该是:记录症状、体温和病史,查血象;有了大致的判断后(细菌、真菌或是病毒感染),开始血清的免疫学检查,如ELISA和Western Blot,前者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性略逊,后者的特异性高,但是灵敏度较差。对于不能确定病因(要精确到是哪一种微生物的感染)的,需要从口腔取样,在培养基上培养。这是一个很耗时间的检查,一般在两天左右。在分离出可能的致病菌后,做RFLP(特定片段长度多态性)、PCR等试验,确定到具体某一种病原体的某一种亚种。这时,对症下药和给予医嘱相对容易。
 
    记得那时有一位老头,在院前拦住我,说:“Hey, you're an intern here, I saw you. Could you tell me what medicine I should take, it's bothered me for weeks”看到他手臂上的红斑,我认为是真菌感染,很想推荐他试一试antifungal的药膏。但是在他没有拿到诊断结果时,我去臆断和误导是严重违规的。
 
    我想,这样的医学检查、诊断、治疗,乃至接下来的康复流程,不仅仅是“治标”,也同样可以“治本”。但是,并不是说一直对症下药后就一定会立竿见影。一方面,由假阳性导致的误诊仍是诊断界努力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药物在疗效和副作用的取舍上限制了它本身的大面积杀伤性。由突变和耐药性产生而出现的新亚种,在诊断上增加了很大难度,但相随的科研工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09年我们的组长发现了几例特殊的链球菌感染患者,将细菌分离后进行了分子层面的研究,如通过蛋白二位电泳的方法发现了一个蛋白的突变,由此开展的一系列试验找到了细菌耐药的原因和可以暂时替代的抗生素。同时,该过程也报告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对于这样的“西医”,不仅对于大的疾病刨根究底,对于普通患者也认真对待,我认为是值得崇尚的。国内的庞大的患者群,使得医生对于小的疾病、感染只做简单化验和经验式的诊断,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我想还是不能轻易说“西医只治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20371-508930.html

上一篇:搞学术的木讷无趣么?
下一篇:潜心钻研?差的还太远...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6 盛志 张焱 王号 高建国 陈筝 jRtdUch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