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ge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NAgene 我的博客都是随兴而发,随便写点感想。随便收录、修改完善。写不写我的名字怎么写,都没关系。如果改了,还写我的名字,请通知我一下。

博文

看,西方人又在怀疑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

已有 4443 次阅读 2013-12-9 13:12 |个人分类:国家和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国学是中华民族祖先流传给我们的宝贝;黄金,高了一个档次,是全球几乎所有民族的祖先流传给我们的宝贝。

戊戌变法时曾有“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论调。按此论调,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贝,只能作为宝贝永久珍惜下去。我们对这些宝贝应该是海枯石烂心不变。就像对待宇宙真理(1)一样,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我们中国人,确实也是这样实践的。全球黄金价格暴跌之时,唯我中华大妈,怀着拳拳赤子之心,力挽狂澜。

不成器的西方人就是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竟然怀疑黄金是否真是宝贝。看看我转载的这篇文章吧!

-----------------------------------------

黄金真的最适合作货币吗?

人类对黄金的态度真的令人费解。从化学方面讲,黄金很“没意思”,几乎不与任何其他元素发生反应。然而,在由118个元素组成的周期表上,黄金是少有被人们用作货币的元素。原因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不选锇、铬、氦,或者𨭎呢?
大英博物馆目前正在举行的一个有关哥伦布登陆前美洲大陆出土文物展或许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些许答案。
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教授安德雷亚·塞拉在展览大厅的展品前接受了BBC商务记者贾斯廷·洛拉特的访问。
化学排除法。他表示,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元素周期表就不难看出,很多元素从开始就注定无法成为货币。
“右手这边的是一些惰性气体和卤素。气体元素,” 他说。 “气体一上来就肯定不会是作货币的好材料。人们不可能随身带着一瓶瓶的气体走来走去。”
“另外,气体无色。人们怎么知道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气?”
“水银、溴、砷也不行;有毒的东西作货币恐怕也不合适。”
“即使是周期表左边的碱性金属和稀土也不行,多数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它元素产生反应。大家可能还记得中学化学课上把钠或钾放入水杯后的到处是泡泡然后爆炸的情况吧,能爆炸的货币也要不得。”
当然,所有放射性元素也要不得,谁的口袋里估计也不敢装着可以致癌的货币;所以什么钍、铀、钚之类的元素也随即排除了。
历史上黄金的市场价格跌宕波动巨大。
自然选项?
人们熟悉的铁、铝、铜、铅、银等金属,也都各自存在较严重的“缺点”,至少氧化速度较快,很快就会被腐蚀。
即使是极稀有而耐久的钛和锆也有自身的问题——它们需要摄氏一千度以上高温才能冶炼出来,决不是古代人类可以达到的技术水平。
铝也很难从自然界提取炼得,而且质地薄软,也不适宜作货币。
在118元素周期表中,最后只有铂、钯、铑、铱、锇、钌和金、银留下了。
分析来分析去,人来很早就选择黄金作为货币,看来的确有其特定的天然道理。
除了本身特质之外,黄金相对来说既耐久、有比较稀有,同时也美观耐看,因此难怪很早就被人类选作了高贵装饰金属和货币。
黄金价值几何?
当然,黄金本身究竟有多少价值完全还是由人类社会自己决定的。
专家解释说,在历史上,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发现大量黄金后也曾引发巨大通货膨胀危机。
从那以后,各国政府往往在遇到经济危机时就会选择放弃纸币与黄金储备之间的联系而大印钞票以求刺激经济复苏。
特别是随着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彻底解除了美元与黄金之间挂钩关系之后,黄金本身的货币价值已经大不如前。
这也许就是为何金价波动极大的原因之一:2001年时每盎司黄金价值约260美元;2011年9月金价一度高达1921美元;如今金价跌回至1230美元左右。
所以如果仅以实际价值一项看,黄金可能是所有金属中市场波动幅度最大,最不稳定的一种“货币”选项了。
-------------------------------

看完之后,长出了一口气。还好,他们只是怀疑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他们的结论并没有能够否定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贝。

马车作为人类的交通工具使用了几千年。堪称是中国的国车,甚至是世界各国的国车,全球人民的球车(是球车不是囚车)。但有了汽车之后,数典忘祖的城里人就喜新厌旧扔掉了马车,换上了汽车。最可恶的是,你用汽车就用吧,你怎么能够禁止祖先流传下来的马车在路上跑呢!这些城里人实在太可恶。中国的城里人中了西方人的计谋,跟他们同流合污忘了祖先。可怕呀、可怕呀,我们的其他宝贝,会不会哪一天也遭受球车的厄运,那将比苏联解体还惨。没有了我们那些传统宝贝,我们将什么都不是!!!!


注:宇宙真理来源:《解放军报: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3-05-22/11281065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772-748324.html

上一篇:科技论文的英语语言障碍:因应之道
下一篇:副主编急了,能审稿尽量审吧。
收藏 IP: 114.255.218.*| 热度|

7 徐晓 曹建军 李宇斌 杨正瓴 文克玲 徐向田 wisdomsta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