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q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dqiao

博文

永远的山医七七人

已有 3829 次阅读 2015-9-7 10:2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颂歌, 七七级, 山西医学院

几个星期前,我在西藏旅游,看见大家在转发一个调侃微信群的段子,随手就建议志强谱一个曲子。几个同学在一起说,是不是谱成山西梆子的调儿,用山西方言唱。大家还说让谁用五台话、谁用晋南话朗诵。突然我就想是不是能够自己写个词,然后我们自己再谱曲呢?我又在群里建议大家填词,并再建议志强等同学帮忙谱曲。很快就有同学回应说,小乔你应该写歌词呀!我说,我不会唱歌,况且对平仄押韵等很少涉猎,哪里知道歌词是怎么写的呢!但大家依然说让我写。

在几个同学的鼓动下,我走在拉萨的大街上,仔细想了想,应该有什么内容。我很快回了一个帖子,说,我们的群歌一定要体现我们七七级这个主题。分为层意思,第一是我们从哪里来,其次是我们在大学期间然后刻苦努力,第三是我们工作怎么勤奋,取得了哪些成就,最后就是我们的期望,特别是孩子们都很出色,他们将来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大家说好。回到上海后,抽空我就起草了一个东东,共四段。先私下发给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很快,殊响大哥就回信给改成了三段。魏伟说,我们还是要立意高一些,为了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大家也在努力呀。我说,主要考虑到有很多同学已经入了其他国籍,他们会不会不开心呢?魏伟说,没事,还是留在国内的同学多,国外的同学也都是爱国的,他们不会像你一样小肚鸡肠的。

在此基础上,老孔大哥又几乎重写了一遍。我很吃惊,大家的文学素养咋都这么高。殊响大哥很喜欢古诗词,出口成章还可以理解,退休后在屋顶天天种菜的孔大哥竟然文学水平也很高。在我的询问下,才知道,孔大哥当兵的时候在文工团干过。嘿,这牛皮不是吹的。看到孔大哥的版本,作曲家志强就建议是不是能够让每一行的字数相等了,这样好谱曲。在孔大哥的版本下,我们班的美女伟华把歌词改成了每段四行,每行十二个字。这就基本形成了最后的格式。我又把伟华的这个版本分别发送了十几个同学,大家都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卫生系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光写医疗呀!人民健康也有我们预防医学的功劳呀!根据这些意见,我又重新整理归纳好,加上了一句歌颂预防疾病医生的歌词。再交给殊响大哥进行文字上的最后润色。

在这个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老班长康树芬又发动大家写歌词。并有同学建议,根据已有的、大家熟悉歌编词,这样容易唱,也免得编曲子了。远在美国的梁静同学写了七七级颂歌,子屏同学起草了七七级:历史的印章,王晶晶写了三十年后再相会,宇同兄、文宁兄、川梅、康树芬等等都有作品问世。有个的周六上午,康树芬告诉我说,改编一下七律长征,让迺成演唱。迺成唱出来字正腔圆,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经过反复推敲,最后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图1、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改编的歌词


大家从中可以看出,克军字写得好,她医生当惯了,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大家都非常感动。克军的歌声也很美,迺成说,这就和高中生唱的一样。同时,高岩妹妹忍着养了13年爱犬辞世的悲伤,认真配曲并多次演唱了七七级:历史的印章。还有很多同学根据各自的喜爱,也把自己写的词,或其他同学写的词加以改编,并演唱后传到了我们的群里。

大家听听高岩妹妹值班以后唱的,和专业歌手有什么两样!

 

 http://www.tlkg.com.cn/ugcp/info.kg?enid=b7a5fe7e263217e3a1ce5ff38cda6558


 

这项活动开始的时候,国内群和国外群只有40来个人,这项活动开始以后,很多过去不联系的同学都有了消息,大家在群里诉说着离别后相逢的喜悦,很快人数就超过了100人,后来的同学不得不将自己的银行信息告诉微信,方能取得入群的许可。孙丽同学默默地将每个人的信息做成了名片,并给全年级16个班的毕业照加上了名字,让大家可以回忆当年毕业时的场景。这些都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点赞。

我原以为,只有在群的同学才会关注我们的这个活动,谁想,汪慈大哥入群的见面礼竟然是莫斯科有我的爱。他的男低音演唱,让我热泪盈眶。老范一进来就写了长诗回忆我们大学五年的风风雨雨。更有意思的是孙丽同学将几个同学伉俪编成了歌词,让大家演唱。

最近,克军姐将我们班同学上学时和现在的照片收集起来,配上音,放在了群里。大家还在摸索怎么能将背景音乐加上我们的字幕,再自己演唱,背景换成同学的靓影。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志强能真正地给我们的歌曲谱好曲子,大家学会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同一个时刻,唱响我们山医七七人的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948-919061.html

上一篇:房子租给谁好?
下一篇:有教无类乎?——写在2015年教师节
收藏 IP: 183.195.251.*| 热度|

6 陆俊茜 徐传胜 李健 杨金波 牛丕业 王莲芸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