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中国“工程师红利”会被加班文化扼杀 精选

已有 10980 次阅读 2017-12-24 10: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工程师红利会被加班文化扼杀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2012年中国16至60周岁劳动适龄人口开始减少,已经达到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也就是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了。从2012年到2106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1500万人。随着中国的年轻人口数量的减少,能够提供相对便宜要素价格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不过,有专家说对于“人口红利”的消失不必忧虑,因为中国还有“人才红利”,尤其是“工程师红利”。什么是“人才红利”?就是虽然劳动力的总量下降,但是劳动力的素质比较高。中国过去10年培养了600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450多万研究生,人才累积雄厚。2016年,中国各类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2016年,高校本科专科招生749万人、研究生招生67万人,在未来几年、十几年还会有较大的增长。所以,中国还有“人才红利”。

   在“人才红利”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有“工程师红利”。 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正在信息技术、新兴工业、家电等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大力推动创新,而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研发人员。中国每年大学理工科的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人,为美国的五倍,而且,与美国研发人员的薪资相比,中国的研发人员仅为其八分之一左右,世界上的很多企业愿意在中国开展这些行业的研发活动。这将使中国的“人口红利”升级为 “工程师红利”。

   “工程师红利”的说法似乎有道理。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说有产业需要工程师,并且有大量工程师人才,“工程师红利”就能产生。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些工程师是否得到了恰当的使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对工程师、尤其是这些很有活力的年轻工程师,让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长期在巨大的压力下来搞研发,他们能做出有创新性的工作吗?创新不仅要有人、要有平台,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而中国很多的企业,其工作环境不但不利于创新,甚至在窒息创新。

   我说的就是企业以及很多其他机构的加班文化。原来中国人总说日本人加班成风,把人搞得很疲惫,现在,中国企业在这方面问题也非常重。听说过“996工作制”吗?“996工作制”是指员工的工作时间为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这意味着每天要在班上工作12个小时,每周要工作72小时。工作强度够大了吧。有些公司不但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不能请假,并且没有任何补贴和加班费。这企业对员工也太刻薄了吧?

   有人会问,这样的加班不是普遍现象吧?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毕竟中国的劳动法上有规定: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可是近期我接触一些毕业的学生和年轻的同行,他们几乎总是处在加班状态。有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行业, “996”或者“10、10、6”工作制是家常便饭,能够做到“准点下班”的寥寥无几。在创业公司,加班则是一种“365天、全员式的”常态。互联网研究第三方机构艾瑞咨询联合多个互联网公司员工所做的睡眠质量调查显示:66.7%员工经常加班,51.5%的人超过23点才上床,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7小时,低于成年人睡眠时长7至8小时的建议。

   去年有首神曲名叫:《感觉身体被掏空》,迅速刷遍朋友圈。这首歌就是反映了当前许多上班族被加班文化压迫的窘境,唱出了他们的心声,才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加班文化的泛滥。

对于加班文化泛滥的危害,已有很多文章和评论说过了。我在这里要从扼杀中国“工程师红利”的角度透视下。中国有这样大量的年轻工程师,这是中国的资源、更是中国的财富,我们应该让这样的人才资源发挥出更高的价值!像这样一个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每天在公司、在单位,紧张地做着任务型的工作,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没有足够时间来学习积累,工作几年后,他们还有多少创新性和创造性。有人会说,企业招人就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培养人的。这话可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干活是要在正常的环境下,这样压榨式的工作,把很多人变成了工作机器!我见过很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工作几年后,知识上就是工作上用的那一点点,脑子里就想着赚钱和提职,素质和气质都大大退化了。国家和千千万万的家庭,下了很大代价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不应该最后变成有大学或者研究生学历的农民工!

另外,长期的加班,对精神、心理和身体健康都非常不利。同样是艾瑞咨询做的调查显示:38.7%的互联网企业员工反映压力很大。这些年不断有高科技企业的员工自杀,反映了加班文化导致的问题。而在身体上,加班导致过度劳累,透支健康。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猝死的人数达60万人,其中巨大工作压力导致的“过劳死”占相当比例。同时“过劳死”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不想举例,网上让人痛心的事例很多。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的工程师群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身体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他们能够创造出专家们期待的“人才红利”吗?

对于加班文化的批评和批判已经有不少了,很多人呼吁劳动监察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让法律发挥效应。在这里,我从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角度,再次请求,希望政府部门、企业的负责人,还有社会有关方面,一定要重视加班文化的危害,通过多种切实举措,让中国的工程师们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变成现实,而不是空中楼阁!

     《环球时报》2017年12月23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140-1091203.html

上一篇:冬日
下一篇:教育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等挑战
收藏 IP: 120.5.40.*| 热度|

12 陈楷翰 黄仁勇 叶春浓 龙涛 黄永义 张骥 迟延崑 王恪铭 高友鹤 赵凤光 徐耀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