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ngk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hongkx

博文

研究生阶段与在江苏省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照片

已有 3393 次阅读 2015-6-28 20:5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摄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校门(南京大学前校长,高安人吴有训,于1916年入南大(南高师)。时隔81年,我和父亲于1997年9月初,从高安出发,父亲送我到九江码头,我一人坐船到了南京。)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顺便说下,吴有训纪念馆在江西省高安市,各方面的介绍非常详实,欢迎去参观。

我于1997年9月至2000年2月,在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导师是施斌教授(1961年10月生,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县人)。


本人中学时代受吴有训影响很大。2013年回高安时,我认真地参观了吴有训纪念馆。本人在中国地质大学读书期间的1992年认真查阅资料学习过吴有训的康普顿效应知识。


吴有训 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校长(1945-1947年)

字正之

出生地:江西省高安县石溪吴村

出生日期:1897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77年11月30日

毕业院校:心远中学,后称为南昌二中(由熊育煬创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1926)。

代表作品:《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

吴有训在1945-1947年任中央大学校长。曾任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16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0年6月毕业于数理化部。1921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任教。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吴有训的导师康普顿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康普顿曾向杨振宁说:吴有训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引用了吴有训所作的15种物质散射曲线,这张图一直被各种著作和教科书引用,成了康普顿效应最有力的实验证据之一。一并收入了他于1926年写成的专著《X射线与电子》中去,作为其量子散射理论的主要实验证据,这部著作于1935年再版时更名为《X射线之理论与实验》。这些,是本人在中国地质大学读书期间也认真查阅资料学习过的。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他在清华大学讲授近代物理和普通物理学,注重实验课,并指导许多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他不辞辛劳,诲人不倦,亲自指导查阅文献,制备实验装置;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他已多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且年事已高,但仍亲自讲授大学的物理学课程,为培养人才尽心竭力。吴有训在科学事业领导工作中始终认真负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择善而从。他有魄力,有远见,促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父亲吴起辅,在汉口帮人做生意,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的县城,与人合开了一个店铺,以维持生计。吴有训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勤劳节俭,在她的辛勤操持下,吴家的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裕,但亦不至于有冻馁之虞。吴有训后来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时,认为她是一位精力充沛而讲求实效的女性,一位慈祥而又严厉的母亲,她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极大。

吴有训7岁时入家塾,习旧学。 12岁时,有一位从云南卸任归来的族叔,受族人之托,办起了一所新式的私塾。他是一位比较新派的人物,不但精于文史,也兼通数理。

带着一身泥土气息的农家子弟吴有训,先到县城,又到省城,他的少年时代几乎全是陪伴著书本度过的。由于家境本不富裕,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始终保持着那股谦虚好学、奋发向上的劲头。1916年7月,吴有训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中学(由熊育煬创立的心远中学,后称为南昌二中)。从南高师(南京大学的前身)毕业后,他曾在江西省的中学教了一段时间的书,然后在1921年参加了江西省赴美国官费留学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于1921秋从上海乘海轮赴美国,来到中部重镇芝加哥,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实现了自己献身科学的第一个目标。

1930年10月,吴有训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回国后的第一项研究成果,这是中国物理学家立足于国内,最早在国际权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之一。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施斌教授与他的研究生在一起



精忠报国父母心 饮水思源恩师情




2002年,在润扬大桥大型基础工程建设工地



2007年,参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70大寿


研究生阶段学友童立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松玉教授)在同济大学作学术报告


本人和童立元、姚海波在同济大学逸夫楼——科学馆

(二人是硕士阶段师兄弟),姚海波博士导师是王梦恕院士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2008年,参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为第一届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合影,后排从左起第五是本人。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4989-901209.html

上一篇:大学阶段与学友及母亲、大姨父母、小姨父母的照片
下一篇:计算智能土木工程理论及其研究思路的形成
收藏 IP: 114.231.1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