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按标题搜索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何日能兴旺
热度 2 2012-5-19 16:08
今天, 5 月 19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想起了博物馆。 到我国的不少城市旅游,最清静的地方几乎都是博物馆。许多博物馆里洋人比国人多。 当然,热闹的博物馆也是有的,例如故宫博物院,但是,去故宫的是看皇上的生活,是一个例外。 我去过的最冷清的博物馆是龙山文化博物馆。那 ...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565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缺斤短两”的中国本科教育
热度 21 2012-5-16 08:42
“缺斤短两”这个词给人的联想是不法商人、车站旁的卖水果的等等。可是,真正缺斤短两的却在“口头和非物质”领域。 一天,忽然想对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三十分”拟一个相对的短语,后来想出一个“大米一千克”。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是,精神对物质,平仄也完全相对。如果超市买来的一袋标称“大米一千 ...
个人分类: 教育|7209 次阅读|48 个评论 热度 21
立夏时节说蚕豆(下)
热度 3 2012-5-8 08:06
把干蚕豆多泡一段时间,蚕豆自然就会发芽。人们称发了芽的蚕豆为发芽豆,用来做菜很是鲜美。不过,似乎没有人把蚕豆芽像黄豆芽、绿豆芽发那么长,只发短短的几个毫米,芽再长的发芽豆我没有见过。因为吃发芽豆与黄豆芽、绿豆芽不同,主要并非吃芽,而是吃豆。发芽豆一般也都是菜市场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发的。发芽豆的烹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830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立夏时节说蚕豆(上)
热度 13 2012-5-6 09:02
与家母的电话聊天总是从天气开始。前几天,老太太在抱怨老是阴天下雨后,把口气一转,说道,其实做天也不容易,过去就有话叫做:“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来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接着,她老人家一句一句地向我作了解释。由于说到了桑和蚕,自然而然的说起了蚕豆。老太太说,蚕豆已经上市了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7856 次阅读|30 个评论 热度 13
闲说苏州(11)苏州“闲话”(下)
热度 3 2012-5-4 08:25
苏州说书就是苏州评弹。说书分两种,一种称为说大书,只说不唱,正式的名称是苏州评话。通常由一个人说,说的内容多为帝王将相,苏州评话与其他地方的评话形式相似,只是用苏州话说。但是,与北方评话相比,苏州说书的“穿插”多得多。所谓“穿插”即说书人的议论,往往谈古论今,雅俗共赏,当然,议论中夹杂有很多“噱 ...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487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不要迷在某二代问题之中
热度 12 2012-5-3 08:12
前几天,我写了 一篇博文《 应该开展导师自主招收硕博连读生和博士生的试点工作》。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64099.html ) 有一位同学有点担心,他担心“ 像我们不是什么二代的肯定要在这里面吃亏”。 由于这位同学说起了二代问题,我想对此问题多说几句。 ...
个人分类: 教育|5416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2
应当开展导师自主招收硕博连读生和博士生的试点工作
热度 6 2012-4-27 08:05
自从 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以来,三十四年过去了。三十四年来,研究生招生考试取得成绩是巨大的,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这里自不必再说。其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但是,应当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一的研究生考试给中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
个人分类: 教育|6782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6
闲说苏州(9)旧时街头交响(下)
热度 6 2012-4-23 08:00
在 50 年代,在苏州的街道上,路灯是昏暗的,夜里很静。 清晨,大街上的声音往往从一个男低音开始:“马桶拎出来!” 于是,城市就热闹起来了。大街上响起了来来往往人们的对话:“王师母,倷(你)早得啦,已经小菜场转来(回来)咂。”“喔,阿姨啊,倷也早啘。 Na ,买两只虾(并非真的 2 只,可能 ...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516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6
一次学习过程的记录
热度 1 2012-4-22 07:51
长期呆在学校,对于外面的事情不大关心,对于书本之外的新的知识知之甚少。有的东西要从头学习。下面是我昨日的一次学习过程的记录。 打开电脑看到如下新闻: “ 北京书画家砍女医生 18 刀 被诉故意杀人获刑 15 年 备受关注的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部主任徐 ...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410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