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这个“墓”字竟如此令人讨厌?

已有 4344 次阅读 2013-10-27 19:45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迷信, 风俗, 忌讳, 房地产开发, 坟墓

人总有一些忌讳的字词,比如,自己的名字,如果被长辈或平辈人称呼,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被小辈人提及,就会觉得别扭、不愉快,心想:这名字是你叫的?

古人的忌讳比现代人多得多。也拿人名来说,古人说话、写文章,都不能够提及尊长的名字,这里的尊长包括自己家里的,也包括国家的。比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虎,唐朝人就不能说“虎”,于是在唐代人的笔下,苏州的“虎丘”就成了“武丘”,要称“虎林”(杭州)为“武林”。康熙皇帝名“玄烨”,苏州的“玄妙观”就被写成“圆妙观”,《康熙字典》上“玄”字的最后一“点”,就被省略不写。孔夫子名“丘”,后代人把丘字加上一个“右耳朵”成了“邱”。这称为避讳。

有时候,在避讳会避到荒谬的地步,例如,李贺的父亲名晋,就有人攻击李贺,说李贺不应该去考进士,因为进士的进与晋同音。韩愈写文章反驳说,如果有人的父亲名“仁”,他就不能够做人了?

当然,人们忌讳的字词有很多,有些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例如,在非必要的场合,说话时避开一些涉及排泄物、污秽、生殖器之类的词,这也是许许多多年来人们公认的语言规范。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不够文明。

由于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们所忌讳的字词也有一些差别。随着时代的进步,迷信的破除,涉及到的新事物、新名词越来越多,总的来看,人们的避讳越来越少,这似乎应当是一个历史的趋势。至少,对于同音字,不再应该避讳。不应该出现李贺不应考进士这样的荒谬之事。

可是,近些年以来,却出现了与上述趋势相背的逆流,一些迷信的说法泛滥,一些连在封建皇权时代都没有的忌讳却被人制造出来,或者过去只是在某些局部地区存在的忌讳却在许多地方大肆泛滥。

例如,现在许多地方、许多人忌讳4字。汽车号码字绝少用4,甚至楼层没有4层。仿佛汽车号码有了4就会出车祸,人住在4层楼就会呜呼哀哉似的。其实,中国古人绝不忌讳四字。您看,吃饭有四喜丸子,喝酒划拳说四季发财,皇城的大街上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文人们讲兰梅竹菊四君子,如此等等。

人死了总是要埋葬的,古人对于先人的坟墓毫不忌讳。子女在父母去世以后应当住在父母的墓边上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学生住在老师的墓边上也得到社会的尊仰。名人的陵墓更是被后人作为瞻仰的对象。所以,古人对于陵、墓、坟这些字眼并不忌讳。相反,对于带有这些字眼的地名,各地更是作为那里的名胜古迹加以珍惜,并引以为骄傲。这只需要看看历史上留下来各地的方志就可以知道。

可是,事情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有些地方政府却莫名其妙地忌讳起带“墓”字的古地名。许多好好的古地名因为含有一个墓字而被认为不吉利从而改掉了。

一个最不该被改掉的地名是苏州的陆墓,这是一个至少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陆氏是历史上苏州的大族,把刘备火烧连营的陆逊,被称为司马氏灭吴得到的最珍贵两件宝贝的陆机和陆云,唐代的名相陆贽,诗人陆龟蒙等等,都是这个家族中的佼佼者。关于陆墓之得名,历代苏州地方志都以为是唐代宰相陆贽把墓做在这儿,这样,这历史也有一千二百年之久,民国年间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先生曾考证出这是因梁代中书黄门陆云公葬于此,这样陆墓这个地名之得名又要提早二百六十年,后来又有人发现梁代瓦片上的铭文有“梁大同元年(535年)四月。陆墓甘郎承造”的字样。这样说起来,陆墓这个地名的历史当在一千五百年以上,即使是最保守的说法也是一千二百年。陆墓又是一个历代文献上有名的古镇,紫禁城里大殿上的大块方砖——金砖就是由陆墓烧造的。可是,就是这样的历史文化名镇,因为带有一个“墓”字,被认为不吉利,竟被改称为陆慕。在普通话中的发音虽然一样,可是意思大变。而且陆慕这两个字的意思,照现在有人的解释,说的客气一点,用一个俗语去掉前面的两个字,实在是“不通”。这样的做法,真正是愧对我们的祖宗。

苏州山塘街上有一个“五人墓”,是明代因反对阉人魏忠贤而牺牲的五位苏州平民百姓之墓,明末著名文人张溥所写的《五人墓碑记》是《古文观止》上的压卷之作。中国历史上为平民百姓所修的这样有名的陵墓不知是否还有第二个。四百年来,这里一直以“五人墓”著称,人们在这里怀古论今、扼腕叹息、立志发愤,是文人和百姓游览的一个好去处。可是,近年却嫌带一个墓字不好听,改称“义风园”。虽然“义风千古”是一个古牌坊,但是那里从来以五人墓为名,已经名闻天下的名字完全没有必要改掉。而且“义风园”这三个字传到不知情者的耳朵里的声音像一个饭店的样子。

昆山有一个古镇,称陈墓,来历虽然难考,但是多少年来,一直称陈墓,至少在明代的文献中就这样称呼了。可是,前几年要开发房地产,嫌墓字不吉利,根据清代一本手抄本书籍上的记载,说陈墓的来历是因为距今八百年前的南宋孝宗有个陈妃埋葬于此而得名,而在这以前,这里曾称“锦溪”。虽然这是孤证,过去是否真的称过锦溪并无其他证明。从历史考证的角度,这样的孤证并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不过,当地为了顾及迷信者的需要,还是断然宣称,过去那里就是称锦溪,并据此废陈墓而“恢复”锦溪。一个称呼了不知多少百年的名称从此尘封。

有时候,传说和小说远比历史真实的影响要大,明代的画家唐寅的名声就是因传说和小说而远大于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唐伯虎墓当然是人们希望去瞻仰的地方。但是,现在有人不喜欢这个墓字,于是,改称唐寅园。类似的事情,还能够说出一些。

自从西风东渐,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有觉悟的知识分子便一直呼吁破除迷信,提高国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并为改变国人的愚昧和不健康的陋习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在影响民族风俗和习惯的过程中,政治家、经济界和文化界的领导人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不少干部和企业家的政治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说的难听一点,叫十分低下。这个跟我们多年以来,实际上放弃了对于干部的思想和科学文化教育有关。使得许多干部,表面上高喊上面的口号,唱着高调,实际上或者说在饭桌上只学习和交流低级趣味和落后迷信思想。他们傍着大款,学着过奢侈、糜烂的生活,信着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师和风水、算命、卜卦之类的方法,冀希又能升官发财、又能强健身体。在这些干部和企业家的带领下,社会上各种迷信落后的思想大肆泛滥。改名的风气不过是这些迷信落后思想泛滥的一个表现罢了。

一个只相信落后迷信思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只有相信科学,中国才能进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736588.html

上一篇:星巴克的价格与中国的科学研究
下一篇:苏州随笔(6)游五峰园记
收藏 IP: 119.162.51.*| 热度|

14 袁海涛 赵序茅 郑小康 秦伟 曹聪 刘建兴 钱磊 鲍海飞 刘光银 文克玲 ljxm decipherer lrx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