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大学里的天坑专业 精选

已有 9226 次阅读 2023-9-1 08:1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里的天坑专业

大学里的天坑专业是已经被吵吵很多年了。所谓天坑,据说就是很坑人的专业,学习时课程内容多,需要花费的力气大,毕业后要么找工作困难,要么就是工作条件差而报酬低。原来一直说有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近年来又有增加,甚至有十大天坑、二十大天坑之说。

这些所谓天坑专业是什么人评出来的呢?虽然好像没有人声称拥有其发明权,但是那些自称可以指导高考和考研究生时报专业的“导师”们似乎天天都在这样说。而经“导师”们一说,有人觉得有些道理,于是也就流传开来了。

前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导师”一边吃零食,一边回答一位家长的咨询。家长告诉“导师”说她女儿喜欢化学,而且与某“985”大学的化学教授有联系。那“导师”说,你让她问一问,化学教授的子女是不是学化学?那视频的标题也正是如此。

这句话似乎很有杀伤力。如果化学教授的子女不学化学,那就可以说,你看他自己的子女都不学,你凭什么要去读呢。

但是,事实上有很多化学教授的子女是学化学的,而且不少还很有成就。那他也会说,那就是借助父辈的“人脉”,办事方便。

所以,这些“导师”们对咨询的回答倒与“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有几分相似,他们总是有理的。

据我所知,大多数大学教师对他们的子女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倒是比较开放,似乎在社会各阶层中属于比较开明一点的,也就是说比较尊重子女的意愿,较少去干涉子女们自己选定的专业方向。当然,他们也就不大会去光顾这些“导师”们的买卖。

数十年前,学生高考报考什么专业,家长们一般都不大会加以干涉。提出较多的无非就是经济问题,家庭难以提供上大学期间需要的生活费用,于是一些人选择了学校可以提供生活费的师范之类的专业。

在很长的一个阶段,专业的选择似乎并不显得那么重要,因为入学率很低,能不能考上大学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如今报考什么专业的问题凸现起来,首先是由于考上大学的概率大大增加,也有了可以自己选择的较大余地,这应当说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那么,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怎样正确对待所谓天坑专业的问题呢?

应当看到,各个专业培养人数的多少,是否与社会所需相适应,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如果某个专业培养的人才超过了社会发展所需,必然引起该专业人才的“内卷”,找工作会困难,工作者的报酬会下降。相反,在人才缺乏的领域,专业人才找工作就相对容易,报酬也会提高。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但是,一个人能否在工作中赢得成就,能不能在那里站住脚跟,最重要的方面,还是看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程度。如果能力出色,而且努力学习和工作,那么即使在竞争比较剧烈的领域,也能够取得足够好的成绩。相反,如果能力不足,努力不够,即使在不那么剧烈竞争的领域中,也难有好的成就,甚至会被淘汰。

这里的能力,首先是指是否有足够的智力和体力条件,是否有兴趣,是否能坚持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事一般的专业工作,人的智力和体力相差并不是非常大,绝大多数人都能够适应,那么,对工作有没有兴趣,能不能坚持,就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主观上没有兴趣,也不想坚持,那么即使别人强迫他去学习,去做工作,也难以发挥出他的能力,作出其努力。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在对待若干年以后各专业的发展情况、人才的供需情况,都是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的。这个问题不要说一般的家长弄不清楚,就是专家也难以判断。因为事实证明,正确预测较远的未来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对于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只有靠这个人自己的努力。包括家长在内的别人,都帮不了多少忙。即使能够继承亿万财产的富二代,自己不才,也挡不住一朝的倾家荡产。

这正应了一句俗语,“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一世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做,一世的路,还是要自己走,所以,就不如在能走的时候就让他自己走。

现在的学生高考的志愿包括专业往往都是家长包办的。家长自己不懂,也要去咨询“专家”、“导师”,其实,他们懂什么,他们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能够拿出什么好主意来?

所以,家长最多只能说一个参考意见,学校的老师也可以有一个参考意见,最后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拿主意。高中毕业的学生正好是要成年了,成年人就要自己拿主意。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主意,活着也是很可怜。

什么是志愿?那就是要学生自己的意愿。他自己到底愿意怎么样,志愿自己选,自己定,将来是好是坏自己承担后果。其实所谓后果也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的,福兮祸兮,都在自己身上,需要靠自己一辈子的选择、一辈子的努力才能知道。

在那些所谓天坑专业中,光辉灿烂的明星有的是。在所谓读书不辛苦,工作又轻松的专业领域,落魄潦倒的也有的是,堕落失足啷当入狱的也有。所有这些,决定的因素都在自己而不在专业。

说起天坑专业学习辛苦,其实,大学本科里面的各专业,学习的也多为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大多不会白学,学问是相通的,真正学在肚子里的学问,总是不会白学。即使改行也没有关系,因为各行各业,其基础的理论、基本的思想,就是那些,只是所用的地方不同罢了。

当然关键在真正学懂,而不是只记得一点皮毛,考试过后就忘记干净。为考试而学,急来抱佛脚地背背考试纲要,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考过就忘,那倒可能是白学的。现在有人总是抱怨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还是因为他没有学好,没有学到精髓,考试得100分也没有用。

有的所谓天坑专业里那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学好了一辈子受用无穷,这些功夫不会白费。相反,在学校里糊里糊涂没有下功夫,考试时背背书,混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分数,实际上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才是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光阴。

毫无疑问,相对于社会的需求,有些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太多,造成就业困难,这种情况在许多时候都会存在。国家有关部门实际上也会注意到这种情况,它们要对有关学校的这些专业进行控制,指导有关学校控制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

总之,对于高考或考研报专业的问题,我认为家长不要过于干扰,更不要大包大揽,最多提一点意见供学生参考,要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对自己负责。

有的家长会说,小孩子懂些什么?他们不懂得社会的实际情况,只凭着自己的理想去办事。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家长们往往过于“现实”,过于看重鼻子底下那么一丁点物质利益。事情总在变化之中,现在看起来好,过一些年不一定就好,现在受益,过些年不一定受益。事情会怎么发展,谁也说不好。说一段不大好听的题外话:几十年前,人们都不愿意在学校工作,愿意在工厂企业,工厂企业的工资比学校多,福利待遇比学校好。那时候工厂管学校,学校教师就千方百计调往工厂,而把工厂的人员调往学校简直像下放一样。谁能想到现在的情况,又有多少人后悔?过于现实,过于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其实最终并不一定真的能够得益。把这些看得轻一点,努力学习和工作,在工作中作出成绩才是大道理。

在家长和社会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也非常“现实”,但是,总的来说,跟家长们相比,学生还多少有一点梦想、幻想,说理想也行。

我看,有一点理想总比一点都没有强。无论在人文学科还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很多新思想、新进展,很多发明创造都产生于一开始看起来的异想天开之中。有理想,社会才可能有进步,一个没有理想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1401038.html

上一篇:从壳斗科、闭壳层等说开去
下一篇:说“为什么要考这些”
收藏 IP: 60.208.220.*| 热度|

30 张晓良 张俊鹏 冯兆东 尤明庆 郑永军 郁志勇 刁承泰 张永刚 武夷山 崔锦华 夏向阳 梁洪泽 周忠浩 黄永义 贾玉玺 刘俊华 段含明 晏成和 李陶 彭真明 晏丽红 姚伟 王安良 王成玉 白龙亮 张北 汪凯 曾德智 国际科学编辑 guest2391288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