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in9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jin911

博文

           “大学科普”的感与悟

已有 4826 次阅读 2013-5-29 18:04 |个人分类:大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大学, 科普

一直以来,我都想好好总结一下自己对大学科普研究的感与悟,但都因各种原因而搁置下来了。最近应本刊编辑部副主编刘辉博士邀约,倒是趁机强行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翻阅了以往的材料,细细整理了一下思绪。

回望来时路,弹指一挥间,我在高等学校做科普工作已有三十余载。有太多的往事感动涌上心头,现在才发现自己同大学科普的那份感情是如此的深刻和厚重,已融入在生命中,无以言表。但在这里,我只想从对大学科普的工作研究上,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悟。其实,“大学科普”是新世纪的宁馨儿,她在高校诞生和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步都记载在了《大学科普》杂志的各年各期各栏目之中但从科学传播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把“大学科普”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并检验其实践效果,却还在起步阶段。因此,我作为《大学科普》成长的亲历者和同路人,很想就“大学科普”的学术问题谈谈自己的拙见,以就教于方家,目的是希望“大学科普”这份事业能够为大学里更多师生所了解和参与,从而能够气象更新、不断进步。

在中“大学科普”概念的正式起源,可以追溯到新千年伊始的一篇文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首席顾问、中国科普研究所首任所长章道义先生在2000117《光明日报》发表的《有关科普和科学家的四个问题他认为:“科普是一门学问,若想提高科普质量,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预期的效果,仅靠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工作者兼职搞搞科普,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更需要一批精干的、既有相当高专业知识水平又具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的专业科普工作者。 当时,我对科普面对的多学科问题,有些无从下手,在请教中国科普研究所雷琦红老师等专家们时,他们给了我一把在高等学校做科普的钥匙——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两个提议:一是大学生毕业时除了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还要有一篇科普文章。二是研究生毕业时,应该完成两个版本的硕士或博士毕业论文,一个是专业版本的,另一个是科普版本的。针对这些问题,我感到十分好奇,为什么科学大师、科普专家们如此强调大学里的多学科科普教育呢?后来随着从事大学科普的研究和高校科协工作体会的加深,我才渐渐明白了个中的道理,便有了以下“三感一悟”的一家之言。

 

  一、“大学科普”——作为教学之感

 

1999年,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即全国大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在重庆大学举行。这次活动让大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术研究、科技发明和科学传播的实践中来,被称为拉开了“校园大科普”的序幕,掀起了大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科技社团创建的热潮,专题性的学生科技活动也如同雨后春笙在高等学校铺开,如“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节”等。可以说从那时起,重庆大学学生科技社团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繁荣时期,大学生热衷科普的激情也油然而生。

在此背景下,我萌生了把“大学科普”作为一门素质拓展课程的想法,让学生们了解大学科普工作的意义、方法和操作实效。2006年至2008年,重庆大学在国内高等学校率先开设了《大学科普》公共选修课,该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传授大学科普跨专业的基本知识、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跨领域的思想路径。回忆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开课的那些日子里,的确有些苦不堪言。比如,当时去虎溪校区路途还比较遥远,行驶在陈家桥那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有时来回就得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还有一些让我终生难以忘怀的坎坎坷坷……多少次我曾想放弃,但学生们崇尚科学的激情和追求科学好奇的愿望却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三年的教学,选修课程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其中,为大学生科技社团培训干部300余人。如今,看到学生们在大学科普平台上跨学科、跨专业地自主学习、超常成长,我深感欣慰,心中万分愉悦。如“大学科普改变了我的命运”、“世界航模冠军——罗佳文”、“李轻舟与物理学家的书信”、“寻找中国的爱因斯坦”、“苏格拉底之子——忧郁的物理学家”、“2009年长江大日食多路联合直播重庆大学站点的故事”、“一个大学科普课代表正在抒写的历程”、“重庆大学大学生波粒学会”、“重庆大学大学生数学学会”、“科普秀的故事”等等,一个个生动的作品,记录着“大学科普”教学耕耘的往事。

在大学科普课程化教学的推动下,2011年我完成了《科学的发展与大学科普》专著。(见图1)从2011年起至今,在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科学的发展与大学科普》公共选修课,于是,“大学科普”教学依然带领着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二、“大学科普”——作为通讯之感

 

在大学包罗万象的交流中,科学文化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内容。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里,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需要交流,需要彼此间把自己的学识和想法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进行思想“火花”的碰闯,更好地发扬创意、创新、创造的大学精神;同时大学也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约束,乃至冲破壁垒森严的学科创造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这最能体现大学具有知识的传承、创造和批判的三大功能。为此,交流中的“跨”字,便成为重中之重。《大学科普通讯》的创办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才应运而生。2007年初到2010年初,共编辑通讯10期。(即“ 创刊号”、“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杨福家院士谈科学教育”、中英创业探梦”、“中国载人航天”、“生物流变学的足迹”、“国际天文年”、重庆大学80周年校庆”、“长江大日食”、“矿山安全”)

重庆大学一直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人文科学还比较薄弱,也许因为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工作需要对科学有一种人文主义的理解,大学科普便渐渐地为需要而开始了。那时的大学科普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犹如国家天文台天文信息学专家崔辰州博士直言:“在中国,科普就像没娘的孩子,关心的人很多,真拿精力疼爱的人很少,一谈到出钱出力就没人做了。”天道酬勤,在重庆市科协的领导下,在重庆市挂靠重庆大学的学术性科技社团组织的支持下,拥有一支热情澎湃、思想活跃、能打硬仗的队伍,形成了“无形学院”式的大学科普交流平台“大学科普”在重庆大学顽强生长,为此,大学科普被大学创造,被师生传播,被时代激活。重庆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建筑、通信、计算机、艺术、电影等基础学术组织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和领导,对《大学科普》通讯每期专辑都给予了耐心指导、精心扶持,这些辛勤耕耘的点点滴滴,都融入在了每期通讯里的字里行间,传颂着他们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学术性格和科普理念,为大学科普研究的发展,抒写下了不同学科传播科学的高端科普精髓。

那个时候的《大学科普通讯,刊登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以重庆大学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科学研究和重庆大学新创学科介绍为主要内容,也可以视为高端科普文章的预发表阶段,其精选的内容,大部分都刊登在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前沿和未来》一书之中。(见图2:科技前沿与未来)

《大学科普》通讯所征集和编辑的文章,普遍运用了跨学科的科普专用术语来表达和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不仅为重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学院与学院之间交流、科技工作者群体跨专业之间的交流构建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做高端科普平台,而且也向校外传播了重庆大学的科学成果、科学人物、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开辟了一个独有的科学传播途径。所以,《大学科普》通讯在这个时期肩负的使命,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学校、学院、学者和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深切地感到,在学术界,有一大批学者前行在专业、学科、学会、学派的追梦之中,能与他们一起做“大学科普”,是一十分愉快的事情,也借此,谨向他们表示永久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三、“大学科普”——作为杂志之感

 

随着《大学科普》通讯影响力的扩大,许多科学家、科普专家、同行和师生,特别是学术界(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科协各级领导的关注、认可、赞誉、鼓励,当然也有不同的意见和很珍贵的建议与日俱增,这些都已成为我们坚守大学科普研究工作的自信,并转化成为正能量 

“因为人类进步史已雄辩地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动力,而科学普及作为科学技术通向人类社会的桥梁,则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齐康(摘自《大学科普》2010年第2期 “建筑学科学”专辑卷首语                            

“重庆大学当致力于大学科普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如何使大学科普更好地在大学得到重视和认同,更好地把科学的社会功能注入到科普创新的事业之中,推动科普事业健康发展,让重庆大学的师生既是科普工作的受益者,更是科普事业的推动者,《大学科普》责无旁贷。”——重庆大学党委书记 欧可平摘自《大学科普》2009年第3期 “重庆大学80周年校庆”专辑卷首语)

《大学科普》做的是开创性的工作,可以尝试着走出去看看。”——重庆大学校长 林建华 (2011年10月10日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到校科协调研科协工作时的讲话)

“目前《大学科普》杂志,在全国高校还是唯一的,你们一定要坚持办下去。”——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为《大学科普》杂志2012年第1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辑撰写特约专稿交流过程中寄语

“我由衷的钦佩《大学科普》的理想和事业,作为《科普研究》的主编,我也期望我的同行——《大学科普》的编者能持续燃烧激情和想象力,把这份杂志办成青年学子喜闻乐见,办成在他们人生记忆中值得回味的精品,祝愿《大学科普》的前程锦绣灿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任福君 摘自《大学科普》2009年第1期 “生物流变学的足迹”专辑卷首语)

“作为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和积累科学技术知识的贮体,《大学科普》具备特有的本质属性。在这里,既能吮吸到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乳汁,又可领略大学科学园地里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迷人景致。希望《大学科普》越办越好,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期刊。”——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杨俊华 摘自《大学科普》2008年第4期 “中国载人航天”专辑卷首语)

“希望你们能将通讯升级为学术期刊或者科普杂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高 松 (为《大学科普》杂志2012年第2期“实验室安全”专辑撰写卷首语交流过程中的寄语

“《大学科普》杂志的内容,我认为,重庆大学的学校味太重、重庆市的地方味也有些浓”。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 郑晓年 2011年 11月13日在中国虚拟天文台暨天文信息学2011年学术年会交流时的感言)

“你们是想为学校做科普DM单式?还是想办地方刊物?能否努力升级为全国科普杂志或者国际性的高端科普杂志?”——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许世虎 (对《大学科普》杂志作艺术指导时的问题导向和寄语

   “《大学科普》是科学传播学上的一朵奇葩,它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搞原创‘科普秀’、科学纪录片和科幻电影的一座金矿”——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 杨尚鸿 对《大学科普》杂志作传播学指导时的寄语

等等......

领导院士、专家们给予的精辟指引,成为《大学科普》在前行中的追求和梦想。其实,原本“大学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立科研软课题,却始料未及地获得如此大的发展势头,更没有想到这个跨专业(跨班级)、跨学科(跨学院)、跨领域(跨学校)的“大学科普”,本来也就不过是重庆大学科普工作的一点点特色,如今却开始在重庆市高校乃至全国高校里蔓延生长,成为一种同大学精神相联系,服务大众、影响社会的大学科普文化。

2010在重庆市科协学会部的具体领导下,由重庆市各高校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专家们发起,320日,成立了重庆市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会,直属重庆市科协主管,研究会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坚持“大学科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以及探索创办研究会会刊的工作2010年初《大学科普》杂志才开始确立刊物初型,2011年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至今已编辑出版了科学选题独特的11专辑即“筑学科学”、“材料学科学”、“重庆市青少年科普”、“科学与艺术”、“石油与能源”、“数学科学”、“国际化学年”、“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实验室安全”、“中国力学年”、“天文学”

办刊以来,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险阻,但我们看到了这些困难和险阻的背后,始终有一种希望的力量在不断召唤着我们。于是,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协坚定不移的支持,重庆市科委科普处的亲切关怀,推动着《大学科普》依然阔步走在路上。曾记得主管领导(重庆市科协学会部部长)语重心长地我们说:“学会办刊,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学术公信力。《大学科普》杂志犹如刚刚破土而出的一棵幼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需要人们精心的施肥浇灌,需要更多的人呵护培育,才能使其健康发育成长成型你们一定要坚守好代表我们重庆科普的这个具有原创特色的阵地,把这项‘十年磨一剑’科普创新刊物,办成重庆市乃至全国的精品科普杂志。”朴实的话语中,寄语了我们殷切的希望。

目前,《大学科普》杂志,立足大学科学资源、依托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逐步尝试与全国“985”、“211”以及更多的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近期的科学专题选题,均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大批热心科普的科学家、专家、科协领导的积极响应,初步构建起了一个以全国各地高校为代表的大学科普作者群和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体的读者群,已成为高校科学传播独有的一个科普交流平台,使大学科普的理论与实践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我与“大学科普”相伴多年,经历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而更为重要的是以上三点感受,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

   
  四、悟“大学科普”之真谛

 

古人曰:悟,觉也。觉醒来至于心灵深处的感动。在一路走来的“大学科普”研究路途中,我思考着:“大学科普”到底“普”什么?她与一般的大众科普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想,也只有在寻找到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其大学科普耳目一新、令人叹服。

“大学科普”与“大众科普”的内容始终保持着一致性,但侧重点却各有不同。一致性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五个方面;而大学科普的侧重点却在于:具有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精神,融通和创新交叉科学研究方法,分享前沿科学发现对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启示,坚守基于对科学人文主义理解的科学道德。之所以认为,大学科普属于高端科普,其“高端”的含义正在于大学作为知识共同体所在,理应成为推进科普上升到科学社会学和科学传播学的理论范式之中。

当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有专家称“中国科普的春天到来了。”在中国大科普格局中,如何发挥大学的力量,肩负起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已成为发展我国科普事业的一个新的方向。然而,我们的大学科普研究还能继续做些什么?大学科普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如何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科普?《大学科普》杂志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又在何处?还有很多关于大学科普研究的潜藏的问题,很值得向往创造性工作的人们去追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7834-694710.html

上一篇:“09长江大日食”回眸
收藏 IP: 123.145.30.*| 热度|

5 赵斌 陈冬生 张全成 王德华 sky179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