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下游抗旱不可能指望三峡工程——再与从远新老师商榷

已有 3725 次阅读 2012-11-4 17:58 |个人分类: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峡工程, 发电, 抗旱, 长江中下游

【提要】就是完全放弃发电和下川江航运把三峡放干,也只是把水库的水都放到东海里去。因为要维持长江较高的江湖水位,入海水量必然增加。但长江流域没有多少地方从干流直接引水,缺水的地方地势较高,干流里的水根本用不上。
从远新老师结束休博,再战江湖,而且战斗力惊人,把本人与张博庭老师、王春艳老师放在一起批,荣幸荣幸。
“至于赵建民,并非水电专家,连中学物理常识的基本水力发电原理都搞不懂,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还试图通过他那些环境、水土等专业知识来驳倒基本水力发电原理,还列举了很多理由,详细参看本人博文:三峡大坝利弊机理。王老师却因他们博文更符合美感而倾向于他们观念,不愿相信客观科学事实。”本人的物理水平肯定比不上教物理的王老师(我一向很崇拜物理好的女生,比如玛利亚.S.居里夫人),但是我曾经对牛顿时代的理论物理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中考物理成绩接近满分,但高中就不行了,150的卷子很少上140。至于大学,根本没学过大学物理。
丛来师已经承认三峡工程规划没有考虑抗旱,但为什么揪住三峡工程无法将有气候记录以来长江中下游最大春旱消饵于无形不放,而声称“三峡工程终成一害”,这真是莫须有的罪名,好歹三峡水库每秒还向下游补水一两千立方米,虽然于是无补,但聊胜于无。就像质问林丹你为什么跑不过博尔特一样,但超级丹是打羽毛球的,和短跑是哪里和哪里呀。
发电与灌溉一直是水利工程综合利用的一对矛盾,但不是因为水库调节。水电站要增加枯水期的保证出力,就必然会为下游补水。而是灌区为了较大的控制面积就必然要从高位引水而牺牲发电用水,如海河、淮河和渭河流域许多大型水库为了灌溉和供水基本放弃了发电。但是这一矛盾对于三峡并不存在,因为在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水的三丹大渠建成以前,没有任何灌区和引水工程直接从三峡库区取水,因此在三峡上游来水量达到每秒30000立方米满发之前,三峡水库泄多少水就发多少电。
任何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其综合利用潜力也是有极限的。三峡工程即使再多有几个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消饵于无形。因为抗旱本不是三峡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指望三峡工程抗旱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长江干流位于流域最低处,无法为大面积的旱区特别是重旱的山丘区供水
干旱一般是由于大范围的高压气团长期滞留形成的,所以有“涝是一条线,旱是一大片”的说法。98抗洪的时候,湘南山区仍出现了严重的伏旱。
我们无法改变的物理定律是水往低处流。长江不等同于黄河下游,除上荆江河段外,长江干流位于流域最低处,水不能往高处流,因此从直接长江引水的灌区很少,因此指望三峡的抗旱作用对长江沿岸或许起点作用,但是长江之滨一般情况不会缺水。即使把三峡放空,长江水倒灌到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内90%以上的耕地还是用不上三峡的水。
(二)三峡调节库容有限,即使放空水库也是杯水车薪
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三峡工程平均只能给下游补水每秒1000立方米多一些。这对每年12月到第二年2月每秒两三千立方米的极枯流量还能起到一定作用。三峡相机放水,可以使长江中下游流量保持在每秒5000立方米左右,便利航运和抵御长江口咸潮入侵。但是每年四五月间长江中下游流量已经增加到每秒1万立方米左右,再增加一两千个水,也起不了太大作用,长江中下游河湖水位也抬高不了多少。
像11年春旱时节如果想恢复鄱阳湖水面,恐怕需要每秒三四万立方米的小洪峰,三峡工程有排沙底孔,即使通过排沙底孔把水库放干,这样的流量也持续不了太长时间。
(三)三峡抗旱会把水都放到东海里去
水位与流量呈正相关,如果想维持长江中下游河湖的高水位,长江入海水量就必然会增加,所以大家指望三峡抗旱,只是把三峡水放到东海里而已。即使把三峡的水都放到东海里去,如果赣江上游还不下雨,把三峡放空以后,鄱阳湖的水位还会下来,这不是折腾吗?
(四)指望三峡,还不如打井靠谱。
长江中下游沿江沿湖平原,地下水浅,是个大水盆,地下水消落一米的水量就不知道是几个三峡水库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629247.html

上一篇:如果“一年倒掉两亿人口粮”,我们有资格“担忧”粮食安全吗?
下一篇:盛夏暴雨,今又暴雪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5 张博庭 霍有光 ycjyf zhxftcl1 cnyjjsu2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