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植物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ilu49

博文

徽州的隶属

已有 3149 次阅读 2014-1-18 16:36 |个人分类:读史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徽州


徽州,作为一个地区的范围所及,一般认为包括6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对于历史上其隶属的变迁,一直是笔者希望弄清的。以下便是笔者最近的读史笔记,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西周以前,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

 

春秋时期,本区起初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属会稽郡(首府设在今浙江绍兴)。下设黟、歙二县(其中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祁门、石台等地)。

 

楚汉之际,本区属鄣郡(首府设在今浙江长兴县)。

 

进入汉朝,本区先后隶属于荆国(治今淮南)、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广陵国(治今扬州)、新都郡(治今浙江淳安)。

 

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在海宁)。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2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治所在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为徽州路,隶属江浙行省(治杭州)。元成宗年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下辖五县(歙、黟、休宁、祁门、绩溪)、一州(婺源)。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蒋介石为方便“剿共”,将婺源县划属江西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

 

1949年,四野解放江西,为便于军政管理,重新将婺源划归江西省。

1961413日,重设徽州专区。

196877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329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

19792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

198312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县级黄山市(范围包括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乡、石台县的广阳乡)。

198711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成为其中的黄山区,并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

1988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下辖三区四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89-760233.html

上一篇:嘉定秋霞圃
下一篇:松江方塔园
收藏 IP: 140.206.255.*| 热度|

4 庄世宇 李学宽 杨金波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