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一些问题 精选

已有 8190 次阅读 2010-12-20 19: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造力, 科研, 本科生, 主动性, 项目书

    不是本人有先见之明,能预估未来。2个月前,我就有一种预感,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时机可能即将到来。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于读硕时遇到一个非常好的导师。他有一种观点,就是一定在诸多本科生中,尽早地遴选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尽早地让他们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一方面教育部科研创新计划在我们大学上次已经下推到研究生,我感到很快就会落到本科生的身上。因此,我借助我们学校2个月前启动的梁希杯的机遇,指导了4个小组的项目书的撰写工作。上周末,我的预测成为现实,我们大学新启动的科技创新项目专列了一个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额度为3万元。

    这2个月,通过对这4个小组的指导,根据我的理解和感受,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或现象。

    第一,主动性。这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实在太差了。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一个小组,我一个月故意没有主动给他们联系,竟然他们一直静悄悄。他们和老师主动联系太欠缺,是害羞,不自信,还是太忙?原因有待探究。

    第二,功利性。 参与项目功利化思想太严重。根据我的了解,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为了科研,看重的是名声、加分、保研。功利性也许没有错,但是,总是让人感觉他们有点投机。也感觉科学又一次被侮辱了。

    第三,没想法。 四个小组,有主动找我的,也有我主动组建的。起初,我想让他们畅所欲言,看看他们有什么思路和想法。我一直非常耐心的等待、聆听。结果非常失望,整体上看,思维比较僵化,多流于表面化,甚至表面化的东西都提不出来,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见解。最后,我只有自以为是地给他们各自分配了我多年来积累的想法。四个想法依次是:(1)为发展绿色城市,用遥感的方法评估北京市楼顶面积,分析潜在城市绿化面积;(2)北京市沙尘暴与植被覆盖动态耦合关系;(3)城市遗址公园的水土流失调查和保护;(4)面向气候变化的流域土壤碳与河流碳耦合研究。

    第四,理想化。这个是一个现实问题,不是一个不好的问题。他们对科学和技术基本上混淆。选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想干一个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实用性的命题。这也没有错,但是令人沮丧的是,他们找不出来这样的命题。我给他们建议的命题,他们感觉这些都没有多少实用性。他们认为这影响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他们没有错。可是,我的确不是做技术的,这个问题需要我反思。

    第五,基础知识。他们普遍感觉基础只是欠缺。有这种感觉是好事,但是,令人不可理解的是他们并不愿意花时间去读论文。说真的,我感觉某个问题,只需要阅读30篇论文,基本的观点、方法都能知道个大概,如果阅读100篇文献,那么就可以知道的非常熟悉。我给他们都指导了相应的参考文献,也分类重点和非重点文献。1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基本上阅读为零。今天我问了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阅读了多少篇文献,她算是最刻苦的,她说她已经读了3篇中文文献。我晕呀。我感觉对于地理学、水土保持学领域的研究,从训练本科生基本素养来说,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只需要翻阅教科书,弄清基本概念,然后大量阅读论文,整理好思路,就基本上可以明白如何进行某项研究了。当然,在科研的过程中还需要不停的学习。对于大多数硕士生,都是如此吧。

    第五,灵气何在? 我们学校只是二流的重点大学,本科生素养肯定不能与一流牛校相比,但也不会是特别差。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激情,看不到想象力,看不到活跃的思维,喷薄欲出的才华。只有沉默,消极,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我拔苗助长了?还是我方法不对。根据圣人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或许,保持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我总是很想能点燃几个等待绽放的头脑,尽早地接触到科学研究。

    递交项目的时间慢慢迫近,我指导了4个科研小组,蔚为壮观,如果全部铩羽而归,我收获的只有疲劳和遗憾,当然,得到的也会很丰厚,那就是对现在学生的认识,可以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本科生的科研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当前,我没有研究生,只有从本科生中遴选了。其实,我也有很多担心,最大担心就是怕影响他们学业,降低了他们科研的神圣感和兴趣,那真是罪莫大焉。

    也遇到几个比较认真能干的学生,我对他们几个很有信心。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交流,从他们的内心出发,遵循着他们的感受和理解,将科研由我主导过渡到以他们为主导,我相信时间的力量,总有一些人会走出非同寻常的道路。我还是满怀期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729-395524.html

上一篇:2010年科研总结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靠师兄,靠导师,都不如靠自己。
收藏 IP: .*| 热度|

8 刘全慧 李万峰 孙学军 贺利坚 徐勇 陈志刚 高绪仁 余国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