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fang32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fang325

博文

圣诞树

已有 3515 次阅读 2019-12-22 20:1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圣诞树


题记:今年进化最后一节课被安排在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我写下小文,送给我代课的梁希17-2班17位同学,大家共勉!

 

我不过圣诞节,但却非常喜欢圣诞树,我想这可能与我的一段经历有关:

 

2008年1月我搭乘国航飞机从北京飞往巴黎,紧张而又好奇,这是我第一次踏出国土,也是第一次乘坐飞机,我27岁。随身携带着一本外研社出版的法语初级教材,是的,我听着录音带自学了半年法语。邻座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看见我在看法语书就凑过来闲聊,原来他是法国人,在北京教法语,他表扬我的法语发音很好,说我有语言天赋。我把这当作即将会开始的异国生活会顺利的一种信号。

在巴黎短暂停留后我乘坐TGV(高速列车)抵达波尔多,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高铁。我的导师接上我后把我送到波尔多大学的宿舍村,是的,真的是“村”(法语village),周围什么也没有。老师陪我办理好宿舍之后就说:“你明天可以上班吗?如果不想上的话迟几天也可以。”“当然上了”,要不然我来法国干什么,我心里嘀咕道。“那好,我回去打个电话,明天有同事顺路来接你上班,单位离这里有28公里,没有公交。你到实验室后有人为你安装电脑并带你熟悉实验室,但是我从明天开始休假,滑雪两周!”

老师走了,我站在狭小的宿舍里不知所措,楼道里时不时传出的声音不是英语,也不是法语。后来才知道是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因为波尔多离西班牙很近,也有许多北非移民,波尔多大学有许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和北非三国的留学生。他们很热情,但对于初来的我只是觉得太过喧闹。我更惊讶的是一个楼层合用的卫生间和浴室:男女混用!!!马桶是有小隔间,但你从马桶间出来可能正好碰到男同学在小便,男士小便间是没有隔离间的!浴室也是小隔间,但是仅隔三面,头顶是相通的,这样你淋浴时就能听见旁边的小隔间里也在淋浴的阿拉伯男生的高歌!

第二天秘书带着我熟悉环境,参观的最后是一个由城堡改成的办公楼,秘书带我上了二层,把我介绍给行政所长,他的办公室在楼道最里面,办公室很大。所长叫Jean-Michel Carnus,大家简称他JM,他的英语特别标准,完全不像法国人的发音,后来才得知所长夫人是新西兰人,他们在新西兰生活过十年。JM和我聊了几句,就飞快跑(是跑,因为办公室很大)去电脑里查了查打出一份资料,给我说:“我猜你们中国人信仰佛教,根据法国法律你可以在佛祖诞生日休假一天,这是你的权力。” “可是,我不信仰佛教啊”“是吗?没关系啊,也没人证明你不信仰佛教啊,一定要休假,这是你的权力!”所长狡黠的给我解释到。“你住在哪里?大学宿舍吗?那里环境可不太好,你晚上有安排吗?我请你吃饭,你可以和我的女儿做朋友”。

当天下班后JM就载着我去了他家,他家当时租住在波尔多老街的一套大房子里,夫妻两有四个孩子,老大是Tim,正在英国读博士;老二玛德琳娜是服装设计师,已经在澳大利亚工作了,她为我设计了婚纱,当然这是后话;老四还是医学院学生,住在学校。迎接我的是JM的妻子和二女儿及借宿在JM家她二女儿的一位捷克留学生出来迎接我。我们一起散步,聊天,吃饭,这家人太有趣了,我们一直在说笑话,不知不觉都深夜了!在送我回宿舍的车上,我自言自语道“真羡慕伊万娜啊,她能和您们一家住在一起”。“你也想住在法国家庭吗?如果你想的话我给你介绍,我觉得和法国人住在一起可以帮助你练习法语”。

不久我就结束了短暂的宿舍生涯,在所长JM的介绍下搬去了他的邻居米舍尔和伊莎贝尔家,开启了我的有意思的留学生活。米舍尔是另一个研究所的行政所长,刚刚退休,伊莎贝尔是小学老师,仍在工作,他们有三个孩子,均已独立。在他们家我体验到了非常不一样的生活,这个另外再叙,遗憾的是我的法语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锻炼,因为老两口的英语太好了!米舍尔曾经是外交官,在很多地方工作过,英语自然好,他说他曾经负责完成法属海外大区La Réunion的地方法律伊莎贝尔年轻时是一位航海家,是全球第一位帆船比赛女子冠军,因为职业的原因年轻时经常在外比赛,因此英语自然好。米舍尔是美食家又健谈,伊莎贝尔是运动健将,在他们家的时光我不仅学会了、品尝了许多美食,还学会了游泳,骑自行车和滑雪。

“但是,你们为什么要接纳我一个陌生人住在你家呢?”有一天我好奇的问。“奥,这个长周末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伊莎贝尔卖关子道。周末的早晨伊莎贝尔开车载着我,一路向北,经过三四个小时,慢慢的出现了森林,美丽的河流,慢慢的有许多类似城堡的房子出现。原来,伊莎贝尔带我来的是巴黎附近的卢瓦尔河谷地区,这里是法国贵族度假的地方。她祖父一度很有钱,在法国各地置办了产业,包括这栋我们即将渡过长周末的庄园。庄园很大,车开进去许久才到城堡前,城堡由三座小楼组成,其中有一座没有窗户,像碉堡一样,才知道这是以前养鸽子的地方,在当时的贵族中很常见。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张是“鸽子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物种起源》成书于他五年的全球旅行之后,他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他都压了下来,而是选用贵族喜欢的鸽子,我想这是达尔文的智慧,也是他想说服大家的良苦用心。

1.png

 

 

上图为房东家族卢瓦河谷的庄园,右侧小楼曾经用来养鸽子;下图为鸽子楼内部,如今被改造为图书馆


吃完饭,我们去散步,庄园包括2公顷的森林,主要是云杉。伊莎贝尔说自己年轻时一度比较沮丧,运动生涯即将结束,不喜欢华而不实的大家族,在法国待腻了,终于下定决心,想换一种生活,去澳大利亚,觉得那里更广阔!手续都办好了,可是走前参加了一个聚会,大家都在争论圣诞树什么,伊莎贝尔说是云杉,因为自家森林里全是啊,每年圣诞前都要砍一颗过节。可是,有一位小伙子坚持是冷杉,说的头头是道,还引经据典。伊莎贝尔运动行,但是辩论可不行,她想证明,但那时是夏天,离圣诞还远呢!就这样一来二去,伊莎贝尔爱上了这个爱辩论的小伙子,澳大利亚移民计划流产!伊莎贝尔嫁给了米舍尔,生了三个孩子,陪他在国外工作许多年,后来回到法国,重新读了大学,在快50岁时获得教师资格证。因为她认为教师是这样一个职业:一旦开始,你就永远学习,没有结束!“芳,你知道吗?当JM说你研究中国云杉时,我就特别希望你能够和我们一起住,中国不过圣诞节,那你们的云杉用来做什么?家具吗?小提琴吗?”

奥,原来如此。。。

 

那么说到云杉,就要提到我的博士论文了。如我开篇所讲我来法第二天老师就去滑雪了,我有两周的“自由”时间。我花了两周时间好好研究了一番老师的论文。老师很有意思,他在欧洲的生态进化领域排名前五,可是他的第一篇论文是1994年才发表的,但是他不是1992年就博士毕业了吗?难道他们博士学位不需要发表论文吗?这是第一个疑问。第二个疑问是老师的博士导师是Antoine Kremer, 他是全球知名的学者,可是为什么老师毕业后就没有和自己的导师合作发表过一篇论文?这是第二个疑问。尽管Antoine办公室就在隔壁,似乎两人还一起完成一些科研项目。

老师特别敬业,说话慢条斯理,我保留着老师给我推导公式的笔记。至今,我查文献、保存文献的方法也是老师教我的。我和老师的合作很愉快,在国家给我的奖学金结束后老师还帮我从大学里申请了一些经费,并帮助我拿到了波尔多第一大学的学位。这是超出我预期的,因为我原计划只是当一年的访问学生。

有一天晚上我和老师讨论完工作,在送我回家的路上他说:芳,你知道吗?你是我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对于这一点曾经我很担忧。我妈妈曾经是法国里昂市的市长,当时许多中国人通过假结婚的方式获得法国拘留,这给我妈妈带来很多困扰,当然对招收中国学生有点犹豫。当然现在没有了,你很棒!他还问我未来职业的发展,我似乎比较迷茫,他说你首先要确定你是否真的喜欢科研,如果喜欢就不要去公司工作,重返科研界是很难的,当然,去公司工作也许收入会多一些。

后来我顺利在国内找到了工作,他特别高兴说:你要独立了,以后要开辟自己的方向。在欧洲,尤其是生态进化领域独立了就尽量不要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发表论文了,会被别人笑话。因此,我和老师的合作论文仅有两篇,分别是Du et al., Mol Eco2009; New Phyto2011, 写这个文章时看了一眼,分别被引用134次和76次。老师于20106月在兰州参加了我的答辩和婚礼。2015年他访问过广西,我还专门去看了他。老师叫Rémy Petit, 我在兰州黄庙请人给他刻过一个章,上面是他的中文名:小雷米,他的姓Petit是小的意思,Rémy翻译成雷米是音译,他很喜欢这个礼物。

2010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以来我就没有研究云杉了,我慢慢开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扩展自己的研究兴趣。有时候论文写好,投稿前会把论文发给老师,他提一些建议,我修改了,把他写在论文致谢里。我从讲师干起到今年破格教授,发表的论文大部分是第一或者通讯作者,没有加入任何团队,当然也有可能是这臭脾气别人懒得理,加入不进去。

尽管不研究云杉了,可是由于研究云杉带给我的快乐和感悟将伴随终生:感谢房东女士让我明白教学相长,永不停滞;感谢博士老师教会我独立研究,坚持不懈!

至于圣诞树到底是云杉,还是冷杉甚至是法国南部的沙地海岸松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付出努力并用心装扮都会为节日增加气氛呢。

祝大家圣诞快乐!


个人公众号同步更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6028-1211085.html

上一篇:牛仔裤的故事之一
下一篇:牛仔裤的故事之二:完结篇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6 王年 蔡宁 尹康权 李学宽 左宋林 穆仕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