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rdening 简单而专业

博文

夹竹桃:争议中的绿化树种

已有 9508 次阅读 2014-7-12 12:32 |个人分类:园林植物|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功能, 污染, 夹竹桃

夹竹桃(Nerium indicum属夹竹桃科,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红(白)花碧叶,似竹而非竹似桃而非桃,既有竹叶清雅之姿态,又有桃花拂面之妖娆,兼具桃竹之形,故而得名原产伊朗、印度、阿富汗,作为景观绿化与环境修复的优良树种,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泛栽植。

 

   耐污染性强

夹竹桃喜温暖湿润,耐寒力不强,白花品种比红花品种耐寒力稍强,花叶品种耐寒力弱。喜光,耐半阴,能耐一定的大气干旱,忌水涝,耐盐碱也是盐碱地绿化的先锋树种之一生命力强,耐修剪,萌发力强

夹竹桃叶表面蜡质层厚,抗粉尘、烟尘、油污、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如在大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0.16~0.61微克/克的环境下生长,即在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2倍多的条件下仍能生长,甚至叶片表面覆盖粉尘和油污也能正常生长是污染区绿化的首选树种

 

   抗核辐射强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高强度的放射性污染,爆炸中心高达三四千度的温度,广岛顿时化为焦土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广岛札记》一书中写道:“在原子弹爆炸的土地上,七十五年间将寸草不生。”可令人欣慰的是,翌年春天,距爆炸中心1公里的广岛著名景点--缩景园内的夹竹桃率先默默萌发新枝、展叶、吐蕾,给绝望的市民带来生的慰藉和希望。后来,许多市民甚至建议将夹竹桃破例升格为广岛市第二市花。而长崎遭原子弹爆炸后,第二年春天夹竹桃也在瓦砾中钻出地面,绽开美丽的花朵,被称为“原爆之花”。夹竹桃所创造的生命价值和蕴涵的科学信息,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和兴趣,被作为防火、防辐射、抗性强的优良树种广为种植。

 

  环境修复能力强

夹竹桃净化大气污染能力强,在污染环境中叶片每克含硫量2.5~7.2毫克、含氯量3.1~4.7毫克、含氟量2.48毫克,并能吸收汞蒸汽,叶片含汞量可达96纳克。

夹竹桃对重金属也具有富集作用,如李江等(2008)在江西莲花县冶铅区调查发现,夹竹桃叶、根、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富铅能力分别为每千克15.0毫克、156.95毫克、349.17毫克和28.92毫克。

利用优选植物抑制钉螺,已经成为灭螺和控制血吸虫病发生的新途径。张敏等(2010)研究表明,利用夹竹桃每升100毫克水浸液处理钉螺48小时,钉螺死亡率达到86.7%,而处理质量浓度增加到每升1000毫克时,死亡率则达到100%,灭螺效果高于其它树种。另外,夹竹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不仅能改善环境质量,也有望开发新型抑菌剂

 

   经济价值高:

夹竹桃的种子含油量达58.5%,可榨制润滑油。夹竹桃茎皮是优良纤维,被称为“夹竹桃麻”,纤维构造类似亚麻,强度超过棉花,耐腐蚀性强,常用于绳索、织网、造纸等,更是高级的混纺材料。

夹竹桃叶、树皮含有夹竹桃甙、糖甙和等物质,花含洋地黄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具有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属于慢性强心甙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经闭等症。

 

   观赏效果佳:

   夹竹桃的叶片如柳似竹,绿影凝翠,四季常青;花冠粉红至深红,人工培育的还有白色和黄色品种,并产生特殊香气,花期为6-10月,长江流域从夏初开到秋末,花期最长的木本花卉之一,故有“半年花”之美称。正如郑逸梅先生在《花果小品》所咏:“竹之萧疏,桃之冶妍,在花木中各见其胜,惟夹竹桃得兼而有之。”更令人惊奇的是,夹竹桃是罕见的集耐污染、抗污染、花量大且花期长的优良生态型观赏树种

 

植株含毒性:

当然,夹竹桃花朵均有毒,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有毒物质夹竹桃误食会中毒,应注意防范。            

          长风公园夹竹桃(红花、白花)

        夹竹桃(红花)

            夹竹桃(白花)

          花叶夹竹桃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和图书馆边的夹竹桃: 校园代表性景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8415-811085.html

上一篇:父亲写给初中儿子的信
下一篇:青岛世园会北京园:合院生活*
收藏 IP: 116.232.231.*| 热度|

9 朱晓刚 陈楷翰 赵建民 张忆文 徐长庆 李璐 杨正瓴 Vetaren11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