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ny

博文

师德拾遗

已有 4144 次阅读 2012-4-29 09:3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office, face, center

师德拾遗

------------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感悟

“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中国古代为师者的责任与义务的经典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沿用至今对师范类教育者职业道德及操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呈现螺旋上升及从简单到复杂的非线性等特征。一方面,客观上当前国家遵循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站在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高度,依据世界范围内对人才特别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模式,间歇性的对中小学及大学不同阶段层次教育的施教者规范与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主观讲,个人教育教学经历了中学与大学体育教育两个阶段,知识结构由树状,向辐射状及网状渐进,施教的对象及工作的年限等方面改变着对教育领域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产生了新的认知与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矛盾体之间的冲突与博弈;不同层次理解的蜕变与转换。

1)    不同的矛盾体之间的冲突与博弈

教师是职业or事业,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深刻探究,从哲学的人生与价值观来判断,是吃饭养家糊口的饭碗还是育人育教的心灵教诲;教学科研训练的分配与权衡,现实的残酷与功利是执拗着职称与本科教育质量的遗憾。

2)    不同层次理解的蜕变与转换

教书匠、教师、大师等等称谓制约着教师群体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与培养提携学生的态度;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实证思辨的教导;体能、技术及知识。

每名教育从业者,伴随着工作生活的历练,蹉跎岁月的渐长,都会潜意识中形成自己固定的授课方式及风格,一个部门及群体在相应基础上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氛围与传统。谈师德要务实,从本职工作做起,遵循教师工作的底线,力求教学质量效果最大化,从本人角度讲,还是要结合学校教学安排(施教对象、学时、课程内容),与自身能力因地制宜不失时机的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以淡定从容的心态从事日常教学活动;第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尤其是术科技能与理论知识储备;第三,采用确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体能为基础,以技战术为媒介,增强体质与激发运动兴趣,进而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为响应中央号召的健康工作学习生活五十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节体育课,一位教师一周8~9节课,一名学生一周1次课,存在的矛盾是学生上课较少,锻炼时间难以保证,教师尤其是年长老教师上课较累,无法以饱满的激情与充沛的体能面临每一节课的考验。思考的结果是精讲多练,强化教学组织训练形式,采用丰富变化不固定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练习的兴奋性与质量,别无他法,技战术讲的再多他没有量的积累,认知的要领与关键也无从谈起。

施教对象质量及综合素质逐年下滑,是扩招带来的后果,当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彼此信任与尊重,用热点的体育社会现象与动作技巧分析吸引学生的志趣,弘扬正气,引发思考,这是更深层次的要求与努力的方向。全国青少年体质水平逐年下降,近视眼、肥胖及心肺功能等方面表现尤其严重,推行中招体育加试及全民健身计划多年,现实确实需要我们深刻思考,从体育工作者的角度看,从自身分析,我们都是称职的吗?你自己要求自己及家人锻炼了吗?你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强化体能训练了吗?中国乃至民族的未来是青年人的,她们能用羸弱的身躯正面面对世界的挑战吗?生物学上的DNA能否预示这亡国灭种吗?肩负起你的职责与使命,做一名真正的体育人,有仰望星空的哲学思考与踌躇满志,又有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平凡。

教育领域是当前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处女地,漫步在春暖花开的校园,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份陈寅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方春蚕到死时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佳句映衬教师职业的光辉,梅贻琦倡导“大学,大师也,非大楼也”,大学教育肩负着民族复兴与国家兴衰的历史重任,作为大学校园的小人物,时间长廊的沧海一粟,不断加强自身从教职业道德规范,摒弃恶俗,以士大夫的操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坚守内心的一份孤独与宁静,用自己的行动与言语榜样别人,照亮世界。

姜宏斌

二零一二年四月十日晚十时许致中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6588-564861.html


收藏 IP: 117.160.50.*| 热度|

1 高绪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